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疝是常見病,多發病。疝外科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1887年Bassini修補術的出現是外科醫生最基本的疝修補手術之一,此后的如Halsted、Furguson 、McVay 術式也是較為經典的手術方法, 20世紀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隨著人工合成的各種疝修補材料的成熟應用,各種開放無張力疝修補技術普遍應用于臨床,使術后復發率下降,并發癥減少。20世紀90年代中期腹腔鏡技術開始在疝修補手術中得到應用,外科醫生可以從腹腔內部來更加清晰地觀察腹股溝區域的解剖結構,使得腹腔鏡無張力疝修補技術迅速發展,現已被國際認可,并成為外科和高科技材料、器械結合的典型范例。
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診療中心的協助下,徐州市中醫院成立了疝和腹壁外科診療中心,它是淮海經濟區唯一的疝專業中心。自該中心成立后,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技術也此步入了正規的發展道路,手術方案的選擇日趨合理化,手術操作也日趨規范化。根據“個體化治療”原則和患者自身情況進行術式和補片的選擇,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普外科權紅光主任介紹,腹腔鏡技術的發展使腹腔鏡無張力疝修補術的優勢已逐漸顯示出來,且日益被廣大患者所認可和接受。隨著就診患者的增多,患者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傷口小、美容、痛苦小、恢復快、復發率低”是目前很多患者的要求,我們派遣相關醫生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診療中心學習腹腔鏡疝修補術,其后我們對很多患者開展了腹腔鏡疝修補術,這其中包括腹腔鏡切口疝無張力修補術近百例,腹腔鏡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數十例,療效良好。經過臨床病例觀察及分析,我們發現:
①開放式疝修補手術雖有其優勢,譬如:簡單快捷,局部麻醉擴大了手術適應證,也更加經濟,特別適用于合并各種其他疾病的年老和體弱患者。但開放手術特別是局麻患者術中不適感明顯,術后疼痛較重,局部異物感明顯,術后尿潴留發生率高,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延長,恢復較慢,且會終身留有不可磨滅的較長的瘢痕。
②腹腔鏡疝修補術,屬于微創手術,其從“內”修補肌恥骨孔,更加符合疝修補解剖,患者腹壁上只留有兩個0.5厘米和一個1.0厘米的戳口,使用全麻使患者不會有術中不適感,術后患者疼痛輕、局部異物感少,切口小而美觀,復發率低,術后尿潴留發生率低,術后6小時即可下床活動,術后1-2天可出院,術后3-5天就可正常上班。
腹腔鏡下的腹股溝疝修補術適宜任何類型的腹股溝疝,尤其適合用于雙側腹股溝疝及復發疝。腹腔鏡修補術對于各種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盆底疝、食道裂孔疝等復雜疾病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可減少住院時間,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復發率低。近年來還發展出更為先進的全腹膜外腹腔鏡疝修補術,這種術式可以不進入腹腔,在腹膜外間隙操作,補片不需要固定,進一步減少了疼痛和降低了費用。目前,隨著技術和材料學的發展,腹腔鏡手術的治療費用與開放修補手術的差距已逐漸縮小,已能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并造福于廣大患者。
專家簡介:
權紅光 ,徐州市中醫院普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特約編委,從事普外臨床醫療工作二十余年。1991年在上海中山醫院參加衛生部舉辦的“全國小肝癌培訓班”,先后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委員、安徽省外科學會委員、安徽省外科學會肝膽外科學組委員、安徽省小兒外科學會委員、安徽省外科學會血管外科學組委員、第一屆蘇皖外科學會委員。多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核心期刊。先后開展有“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皮下間置空腸+肝門部膽管空腸ROUX-Y吻合術”、“肝葉切除術”等Ⅳ類手術。擅長普外科疑難雜癥的診斷和處理,包括肝膽、胃腸腫瘤、腹壁及疝外科、急腹癥、腹腔鏡下各類手術、甲狀腺癌及乳癌根治術。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三、五全天;咨詢電話:1870520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