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yī)網 徐州中醫(yī)頻道: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骨科常見病,屬國際骨科疑難病癥之一。臨床普遍認為,長期使用激素、創(chuàng)傷和酗酒是引起此病的三大元兇。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一旦發(fā)生,患者便面臨著缺血壞死-塌陷-骨性關節(jié)炎的“痛苦三步曲”,其病程從數(shù)月到數(shù)年不等。患者在關節(jié)持續(xù)疼痛的同時,發(fā)生行走困難,甚至癱瘓。
徐州市中醫(yī)院骨科專家劉詩榮指出,目前,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方法不少,但療效確切并得到國際公認的還沒有。對于中晚期患者,醫(yī)生通常建議采用人工骨股頭置換術。據(jù)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專家統(tǒng)計,全世界約50%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在40歲以前置換了人工股骨頭,患者術后5年內失敗率約為10%至50%。而且,目前最好的人工股骨頭也只能使用10年至15年。按目前人的平均壽命來估計,那么這些患者余生的30年至40年中,至少要更換3次人工股骨,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存質量。
專家們一致認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在臨床治療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高危人群尚無有效的預防手段及藥物;病程進入晚期后,患者最終難免手術之苦;即使采取手術治療,沒有輔助性治療藥物,手術療效難以提高;置換人工股骨頭費用昂貴且影響患者遠期生存質量。目前,被譽為“世界性骨科難題”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治療在我國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深入研究課題已被列入國家863計劃。
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為攻克骨頭缺血性壞死開辟了一條新路,無論是診斷還是療效都有確切的影像學證據(jù),標志著骨頭缺血性壞死這一骨科頑癥不再“無藥可治”。
中藥療法
配合中醫(yī)辨證理論,通過“補氣、補血、補腎、活血化瘀、活絡通脈”,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血管暢通,疼痛腫脹等癥狀減輕至消失,硬化骨代謝吸收,修復股骨頭軟骨,激活骨細胞,促進骨小梁再生,達到治療股骨頭壞死的目的。
保健療法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yǎng)”,強調治療和康復鍛煉同樣重要。即通過鍛煉幫助股骨頭壞死更快恢復,又不因為鍛煉而出現(xiàn)更嚴重的新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