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這個醫院算是來對了!你們是我孩子的救命恩人,太感謝你們了……”3月13日,來自安徽碭山的15歲患者小超(化名)及家人,向徐州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表達深深的謝意。
急 15歲患者暴發性心肌炎
2月20日18:05,反復發熱3天、伴胸悶胸痛2天的小超轉入徐州市中心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在CCU完善相關檢查后發現,患者血壓靠著大劑量升壓藥物仍難以維持,心臟彩超提示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數小于30%。血氣分析提示代謝性酸中毒、持續乳酸增高、心電圖異常……相關指標都指向暴發性心肌炎。
21:00,體外膜肺氧合(ECMO)團隊接到會診通知,床旁發現患者出現心源性休克,隨時都有猝死風險,必須立刻行ECMO支持治療,患者隨即轉入EICU。時間就是生命,急在分秒之間,“救”在生死邊緣。徐州市中心醫院麻醉科主任、ECMO團隊負責人王立偉立刻帶領團隊快速集結,按照分工,合理有序開展救治工作。當時正值醫療高峰期,手術室團隊全員滿負荷運轉。但所有人都自覺克服困難,奔赴響應。

資料圖
21:58,ECMO運轉成功,患者循環及氧合明顯改善,患者的心臟贏得了寶貴的休息時間。同時,心血管內科五病區副主任劉奕為其置入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泵(IABP)輔助,增加了心臟血液灌注,穩定了血壓,“雙重保險”給予患者循環支持,為患者贏得了生機。1小時后復查的血氣分析、血乳酸、二氧化碳分壓開始回落,升壓藥緩慢減量,患者暫時脫離了危險。
細 “緊盯”患者不放松
不過,ECMO成功上機只是第一步,接下來ECMO的管理、容量評估、心功能評估、抗凝管理、臟器功能支持等都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耐心和精力,毫厘之差可能導致ECMO治療前功盡棄。“我們建立了‘徐州市中心醫院ECMO微信群’,團隊成員兩班制輪換,每個班醫生護士相互配合、密切協作,‘緊緊盯住’患者,對生命體征進行實時監測,及時調整設備運行、藥物及其劑量取舍,每隔一小時把當前監護數據和處置辦法在微信群里通報,團隊成員隨時跟進、會診、建議,隨時調整治療方案。”王立偉表示,微信群里不光有我院相關的臨床科室團隊,還有北京、上海等地的相關專家,他們也會適時給出治療意見。
一天、兩天、三天……在ECMO團隊的守護下,5天后,小超的心功能明顯改善,“戰斗機”也順利完成任務,ECMO順利撤機。ECMO撤機后第二天又成功撤除了IABP。之后,在醫院EICU王曉猛團隊、CCU張毅剛團隊,以及心血管內科五病區劉奕團隊等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小超逐日康復,目前已順利康復出院,ECMO又一次創造了生命奇跡。出院前,家屬特意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生 ECMO守住“最后一道防線”
ECMO指的是體外膜肺氧合,俗稱“葉克膜”,是高級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應用于急性循環衰竭及急性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和治療,可以說,它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這項技術的應用,往往代表了一個醫院、甚至一個地區的危重癥急救水平。
據悉,徐州市中心醫院ECMO團隊是以江蘇省醫學重點學科建設單位麻醉科為主導,聯合心血管內科、心臟外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ICU、超聲科等和重癥搶救相關的臨床科室團隊共同成立。2024年是我院開展ECMO技術的第十二個年頭。在這12年中,成功獲救的還有84歲急性心梗患者王老先生、45歲重癥心肌炎患者楊女士、17歲嚴重外傷患者小楊……截至目前,我院跨專科成立的ECMO救治團隊已應用ECMO技術救治了百余名患者,年齡最大的84歲。救治病種包括重癥心肌炎、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嚴重氣道狹窄、惡性腫瘤等,填補了區域內在危重癥患者領域ECMO技術應用的空白。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