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科普:“打球嗎?”“下了班一起去健身呀?”“周末去爬山嗎?”……時下,全民健身風潮興起,以“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逐漸成為社會共識,以科學的運動方式防治疾病,促使體育健身成為抵御疾病的一道防護措施,讓更多不同年齡的人群加入了運動健身的大軍中。然而,不恰當的運動方式往往會導致運動損傷,與“運動促進健康”的初衷背道而馳。
運動損傷屢見不鮮
女大學生小胡在參加了學校體測后,感覺自己膝蓋腫脹、疼痛等癥狀,過了幾天不見好轉,便來到徐州市中心醫院就診。
骨關節外科病區主任王濤經過檢查,確診她患上了“脛骨平臺骨髓水腫、膝關節積液”。“這種疾病往往多發于中老年患者”王濤介紹,而小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癥狀呢?由于小胡平日里運動量少、基礎薄弱、肌肉力量差,為了參加體測而突擊訓練,突然提高了運動量,運動強度過高,再加上下肢肌力弱,關節不穩,無法緩沖應力,應力直接沖擊到軟骨及骨髓,是造成這一疾病的主要原因。
“運動健身的人越來越多,因運動導致傷病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對于自身不了解而盲目運動的情況普遍存在,有些屬于運動強度過高,有些則屬于運動強度過低,達不到功能鍛煉效果。”王濤介紹,“類似小胡這樣的患者并不是個例,尤其在每年中小學生體育考試前后,就診患者明顯增加。”此外,近年來由于運動損傷導致手術的病例也有所增加,占所有患者的20%左右。
運動類別因人而異
“想要真正達到運動促進健康的目的,運動類別的選擇尤為重要,選擇不當會造成運動損傷。”擁有20余年運動經驗的王濤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健身達人”,同時,他利用專業知識,幫助了在這方面有不同問題的患者。
有中重度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不適合參加馬拉松、暴走團、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運動;有肩袖損傷的患者不適合參加籃球、羽毛球、自由泳等運動;有半月板損傷的患者不適合跑跳類運動等。
運動處方的基本原則
運動處方是指康復醫師或體療師,對體育鍛煉者或病人,根據醫學檢查資料(包括運動試驗和體力測驗),按其健康、體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狀況,用處方的形式規定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及運動頻率,提出運動中的注意事項:
因人而異
運動處方要根據每一個參加鍛煉者或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符合個人身體客觀條件及要求的運動處方。不同的疾病,運動處方不同;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病期,運動處方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功能狀態下,運動處方也應有所不同。
有效
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應使參加鍛煉者或病人的功能狀態有所改善。在制定運動處方時,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各項內容;在運動處方的實施過程中,要按質、按量認真完成訓練。
安全
按運動處方運動,應保證在安全的范圍內進行,若超出安全的界限,則可能發生危險。在制定和實施運動處方時,應嚴格遵循各項規定和要求,以確保安全。
全面
運動處方應遵循全面身心健康的原則,在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中,應注意維持人體生理和心理的平衡,以達到“全面身心健康”的目的。
“從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不僅‘要運動’,還要‘會運動’。用現代化、規范化的手段進行科學有效的運動,針對個體化差異,制定運動類別、頻率、強度、時間、總量、進階等的計劃,最終形成目的明確、系統化的運動方案,以達到通過科學鍛煉促進身體健康的目的,同時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王濤建議。
王濤
骨關節外科病區主任 主任醫師
徐州醫科大學外科學碩士;臺灣慈濟花蓮醫院訪問學者;曾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運動損傷科、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上海長海醫院關節外科學習深造運動醫學及關節外科;擔任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上肢學組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肩肘運動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骨科分會保膝學組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委員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關節學組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下肢創傷學組委員;江蘇省微創質控骨科專委會委員;徐州市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加速康復與運動醫學學組副組長。
專長:擅長髖、膝、肩、肘、踝等關節損傷的診斷與治療,如肩袖損傷、復發性肩關節脫位、膝半月板、韌帶損傷、骨軟骨損傷、髕骨脫位、肘關節不穩、肘關節僵硬、踝關節撞擊癥、踝關節扭傷、不穩、髖股撞擊癥、關節內骨折等;擅長各種骨關節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如股骨頭壞死、骨性關節炎、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人工關節假體感染、假體松動、假體周圍骨折等;擅長骨性關節炎的階梯治療;擅長與運動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擅長髖、膝、肩、肘、踝關節鏡微創技術及關節置換及翻修技術。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全天、周五全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