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就醫信息/徐州中醫頻道:痔瘡是一種具有高發病率的肛腸疾病,俗話有“十人九痔”的說法。但是,出于羞于啟齒的心態,不少人在發現痔瘡后,往往選擇置之不理,覺得忍一忍就會好,這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為了讓大家正確認識痔瘡,就診時少走彎路,徐州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中醫師王進帶您一起了解痔瘡難題。
秋季痔瘡易高發 便秘人群及久坐者多加警惕
便血、疼痛、瘙癢、脫出……又到了痔瘡的高發時節。徐州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中醫師王進介紹說,秋季氣候干燥,早晚溫差比較大,人體內水分補充不足的話,容易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從而引起便秘或腹瀉,而這兩者都是痔瘡復發的重要誘因。另外,從傳統醫學角度來解釋的話,這一時期的氣候特點為燥邪當令,人的汗液蒸發快,因而容易出現口干舌燥、大便秘結等癥狀。總之,干燥-便秘-痔瘡,這樣一種循環狀態導致了秋季痔瘡患者的明顯增多。
當然,引發痔瘡的原因,除了季節因素外,還與人們的工作、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久坐、久站、久蹲,都是便秘的重要誘因。
王進解釋說,痔瘡只在人類身體出現,與人類直立行走、人體結構有關,也與個人的生活習慣、排便有關。比如久坐不動的辦公一族,由于長時間保持坐姿,導致腹部血流速度減慢,血液循環受阻,直腸部位的靜脈叢易發生擴張,血液瘀積,形成痔瘡。再比如有的人排便時間過長、蹲廁時間較長,或者長期腹瀉,都會引起腹壓增高,令肛門直腸部充血、痔靜脈曲張,從而導致直腸黏膜與肌層分離,脫出肛門外,久而久之容易產生痔瘡。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十人九痔’,說的就是痔瘡的發病率高。根據全國一項調查表明,我國痔瘡的發病率約為51%,即普通人群中有一半以上患有痔瘡,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在痔瘡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成人多于兒童。”王進如是說。
小“痔”不治危害大 患痔瘡后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生活中,常常會有‘十痔九不治’的說法,這說明大家對痔瘡的重視度普遍缺乏。”王進說,很多人都覺得痔瘡并非什么大問題,不需要特別去治,或者諱疾忌醫,不好意思看醫生,這樣的話,反而會導致病情加重,引發多種并發癥,加大治療難度。他提醒說,痔瘡病人在認識病情和治療方面存在多個誤區,需要予以糾正。
痔瘡盡管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也會帶來一些不適癥狀,如肛門疼痛、瘙癢等會影響人的情緒,妨礙學習和工作,特別是內痔會伴有出血,血量較多時會造成貧血、營養不良等癥狀。時間長了,還容易使黏膜糜爛、感染,嚴重者甚至可形成肛門周圍膿腫、肛瘺等疾病。又比如外痔,痔核在肛門外,分泌物增多,會誘發肛門瘙癢癥或肛門濕疹。
“很多人對痔瘡的危害并不十分了解,事實上,若不及時治療,小痔瘡也會引起大危害。”王進稱,經常性痔瘡發作會造成肛門功能失常,還會反復感染導致肛瘺、肛周膿腫等疾病的發生。對于女性而言,因為痔瘡的刺激、炎癥分泌物的增多,會引發一系列婦科疾病,同時導致植物神經紊亂,引起失眠、焦慮、肛門皮膚濕疹的瘙癢等癥狀。
如果是老年患者,痔瘡會使他們身體內鐵元素大量流失,導致缺鐵性貧血,從而引起腦出血、腦栓塞、心絞痛、肺栓塞、直腸癌等多種疾病,嚴重時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專家建議大家,當出現明顯的痔瘡癥狀時,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正規的檢查和治療。
想要擺脫痔瘡困擾 應及早就醫接受對癥治療
根據發生部位的不同,痔瘡又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一般來說,內痔癥狀主要表現為大便有血、痔核脫出,還可能會出現大便困難、便后容易清理不干凈、有墜脹感等癥狀。外痔的主要癥狀則表現為疼痛、有肛周腫塊。混合痔的話,則是處于內痔、外痔所生長的位置之間,它兼具內痔、外痔的特征,極有可能出現肛門墜脹感,也有可能出現肛門腫塊脫出。
“需要強調的是,由于痔瘡表現往往跟直腸癌、結腸息肉、結直腸黏膜脫垂等太相似,患者自己難以弄清,還是建議大家到醫院肛腸科檢查,由醫生進行辨別處置,以免錯過最好的治療時機。”王進如是說。
弄清痔瘡類型、了解患者癥狀后,接下來就是對癥治療。王進介紹,針對癥狀較輕者,可采用保守治療,主要以口服中藥湯劑為主,既能有效緩解癥狀,又避免了早期手術帶來的風險;同時,還可讓患者采用熏洗制劑清洗患處,防止感染。
針對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建議采用外痔切除或內痔套扎術,這是治療痔瘡簡單、快速、經濟、有效的治療技術。“不需要大刀闊斧就可以將痔切除,并且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患者,結合其自身的耐受情況,醫生會為其制定最行之有效的治療方式。”
王進強調說,痔瘡手術過后,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患者應當保持大便通暢,飲食方面要多吃含纖維素高的食物,不要每日依靠瀉藥排便。如有便秘等情況,可于臨睡前口服通便藥物,使大便變軟、易于排出。多采用便后坐浴來清潔肛門,從而促進創面愈合,并起到消炎、鎮痛的效果。早期傷口尚未完全愈合期間,應盡量減少活動,這樣可避免傷口邊緣因用力摩擦而形成水腫,延長創面愈合時間。為了保證肛門更好地恢復,患者可以適度做些提肛運動,既要持之以恒,又要避免急于求成。
杜絕不良生活習慣 可有效預防痔瘡發生
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痔瘡呢?對此,王進指出:“痔瘡就是靜脈曲張形成的血管團,可以把它想象成河流;凡是造成河道不通暢、血液回流障礙的,都可能導致痔瘡。也就是說,預防痔瘡,要從源頭上去杜絕這個血管團堵塞的發生。”
首先,高危人群要特別注意,盡量去改變自己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這些人包括:蹲廁所看書、看報的人;長期久站、久坐的人;長期便秘的人;妊娠期婦女;生活起居不規律的人等。
其次,從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角度考慮,大家都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這幾點:一是合理飲食,改變導致腹瀉、便秘的飲食習慣。像是長期飲酒、食入大量刺激性食物等,都容易造成局部充血,應予以避免。二是避免久坐、久站、久蹲,適時做做提肛運動,這樣可以改善靜脈回流;還可以加強體育鍛煉,增加肌肉力量,促進大便排泄,防止便秘。三是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掌握正確的排便方法,努力做到定時排便,排便時避免長時間的憋氣使勁;排便后要輕輕擦拭肛周,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水來沖洗肛周,避免肛周感染,引起靜脈周圍炎,造成肛墊肥厚。此外,每日可以進行熱水坐浴,這樣有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
專家介紹
王進 主任中醫師 醫學博士在讀
碩士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七年制專業,現于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在讀。目前任中國醫師學會中西醫結合學會肛腸分會理事,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肛腸分會常務委員,徐州市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常務理事、秘書,徐州市肛腸病診療中心學術秘書。深造于江蘇省中醫院、中山大學附屬六院。
熟練開展肛腸科各種微創手術,擅長復雜性肛瘺、環狀混合痔、直腸脫垂、肛腸腫瘤等疑難疾病的診治,對保護肛門括約肌功能有較強經驗;對便秘、腸炎的中醫中藥治療亦有獨到見解。參與徐州市課題3項,在國家級核心期刊雜志發表文章10余篇。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