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心理頻道: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可是依然有許多家庭的家長疏于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管理和重視,從而引發各種心理疾病問題。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兒少科主任周勤表示,二少科門診每天都會接診不同的患兒,有的是學校中老師同學口中的“問題少年”,有些是家長眼中的“不良小孩”,今天來就診的這個孩子就屬于后者。
滿心歡喜回到父母身邊 竟然是自殘的開始
朱某,是一位13歲初二女學生,患兒在6歲之前跟著祖父母生活,性格開朗活潑,一切的變化和噩夢都從6歲后被接回父母身邊開始。
朱某的父母平時忙于生意,盡管接回了女兒,依舊沒有給予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幫助和溫暖。加之朱某的到來讓原本家中“獨子”的弟弟很是排斥,姐弟倆經常吵架,從而產生了父母“偏袒”小弟的矛盾。“爸爸媽媽偏心,根本不考慮我的感受,一味地讓我讓著弟弟,可能我真的是多余的。”朱某失望至極。
不僅如此,朱父朱母還常常惡語訓斥:“都這么大了,還不懂事,有什么臉哭。”長此以往,讓原本性格開朗的朱某越發膽小自卑,不僅不敢在家里說話,在學校里也變得郁郁寡歡,每日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逐漸感到胸悶緊張、心情低落,甚至認為活著很累。曾劃傷手腕想解脫,卻因疼痛不敢繼續。
可是她卻發現劃傷后的壓抑感稍減輕,而且還能換來父母的重視并滿足其各種要求,于是劃傷次數越發多了起來。相對應地其癥狀漸加重,曾在外院診治,未發現器質性問題,對癥治療胸悶,無效果,在老師和外院醫師建議下來到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就診。
經過詳細的詢問和系統的評估,朱某竟是患了“抑郁癥”。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兒少科周勤主任介紹,近來經常接診許多自虐自傷的孩子,掀開他們的衣袖,手腕處會有多條長短不齊的刀割傷,看著著實令人心疼,其家長大多反映,孩子不聽話,沒事找事,不好好上學,總哭哭啼啼,總提各種無理條件等,但大多數的家長卻對孩子身上的傷痕輕描淡寫。殊不知,孩子已出現精神心理上的問題,抑郁癥是少年期常見的精神疾患,危害非常大,自殺實施率高,常造成患者死亡,給家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
1.親子關系與同胞關系不良:父母與子女的親密感建立的不佳,其中養育方式不良會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影響孩子的性格、人格發展。當今社會中,二胎的問題也日益凸顯,作為父母,如何發揮好父母的榜樣作用,如何正確引導老大與老二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其關系朝著正性積極的方向發展,成為了影響整個家庭成員良性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上述環節處理不好均會加速心理精神疾患的發生。
2.校園中遇到挫折:大部分患兒自尊心較強,當他們在學校與同伴交往上受到挫折或者學習上出現失敗時,自尊心受到傷害,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和痛苦體驗,同時又對回家后會面對父母的苛責殫精竭慮,壓抑感日益加劇。
這種情況需要做心理治療?
答案是肯定的,必要的時候要合并藥物治療,那什么樣的心理治療適合呢?
家庭心理治療: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功能單位,組成家庭的每個成員的人格、價值觀以及社會適應模式與人際交往,既在家庭的熏陶下形成,又會在彼此之間產生正面或負面的相互影響。但由于家庭功能不良,每個成員必定在不同程度上卷入家庭糾紛,在不良的家庭關系中都占有一角,從而導致不良的人際關系、情感或行為障礙。家庭心理治療就是在訓練有素的治療師的擾動下,對家庭成員同時進行治療,使已存在的家庭不良關系發生變化,協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促進諒解,使家庭成員了解家庭中的病態情感結構及其發展過程,改善和整合家庭功能,產生治療性的影響,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氣氛,達到和睦相愛,幫助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學習與工作,提高社會適應能力,豐富患者親屬的心理治療知識,更好地促進家庭動力良性發展,往往會在短期內收到實效。
兒少精神中心 周勤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