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滑縣人口規模龐大,新農合基金支付能力相對雄厚,但相對薄弱的財力卻不足以支撐縣級醫療機構發展來滿足群眾的就醫需要,這兩個因素疊加,倒逼該縣醫療市場的開放。
合營“大醫院”開到了縣里
優質資源惠及當地患者
8月13日下午,盡管烈日灼人,但在新滑醫院的門口,依然站滿了看完病等待公交車的患者和家屬。公交車是他們返回鬧市區主要的代步工具。若是從這家位于縣城最為偏遠的東南角的醫院步行前往城區,至少要花上2個小時。
新滑醫院的全稱是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滑縣醫院,是在原滑縣腫瘤醫院的基礎上,由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滑縣腫瘤醫院和上海一家投資公司出資1億元,于2010年年底組建而成。
位置偏僻并沒有阻擋慕名而來的患者。但對于患者而言,該院名稱當中的“新鄉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是吸引他們到這里診療的最直接動力。被當地人習慣稱作“豫北醫專(新鄉醫學院舊稱)”的新鄉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是距離滑縣縣城最近的三級甲等醫院,在滑縣口碑頗佳。新滑醫院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開業至今,有350張固定床位的新滑醫院,已累計收治住院患者1萬多人次。“病床基本是滿的,個別科室加床率達200%。”
在該院住院部大門旁公示欄里,張貼著醫院30多名醫療骨干的資料,他們全都來自新鄉一附院;而在該院的影像中心,美國GE1.5T核磁共振、128排螺旋CT、大平板DSA、四維彩超等三級醫院才有的大型醫療設備,在這里都能夠看到。
更為重要的是,新滑醫院被定為二級醫院,因此收費標準為縣級醫院的標準,新農合報銷也是按照縣級比例。記者在該院病房里隨機詢問了近10位病人,他們都說這里的醫療費用大概能比三級醫院便宜1/3左右。
55歲的周慶禹是該院開業后前來就醫的第一批病人。他在查出患有腦動脈瘤之后,在新滑醫院由省內知名的介入診療專家主刀,成功做了手術,一共花費7萬元。“聽起來似乎費用很高,其實已經很低了。”醫院的工作人員介紹,同樣的手術,如果在一附院做,患者至少要多掏30%的費用。
服務缺口提供生存空間
社會資本辦醫贏在定位準確
新鄉醫學院一附院引入社會資本到滑縣辦醫院,被譽為創下了河南省的兩個第一:公立資本與社會資本合作是第一家,省直醫療機構下鄉辦醫也是第一家。
不過,在縣域內引入社會資本辦醫并非新鮮話題。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改委、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確保非公立醫療機構在準入、執業、發展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2010年,中央財政安排4億元對社會資本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給予支持。
而從滑縣醫療資源總量來看,引入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院,也是必然選擇。盡管在最近3年,滑縣公立醫療機構規模實現倍增,醫院和衛生院總床位數達到3200張,但和136萬轄區內人口相比,每千人床位數只有2.35張,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在公立醫院由于人員等軟實力限制導致無法繼續擴大規模時,剩余的缺口只能依靠非公立機構來補足。
新鄉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早在2008年便開始著手分析滑縣的醫療服務市場。該院認為,豫北地區是我國食管癌等腫瘤疾病高發區,這導致了該區域就診患者醫療服務的高要求和特殊性。患者數量之多和病癥之重,又使得當地縣級醫院已不能提供必需的醫療服務,導致大量重癥患者縣外求醫。如果能把縣外就診患者留一部分在縣內,這將是一個極大的市場。
事實證明了這個推斷的正確性。開業第一年,新滑醫院的年收入就達到7000萬元,到今年8月,便實現了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對比一般醫院通常需要3年~5年才能做到收支平衡,這個速度相當驚人。滑縣衛生局局長王朝義說:“當初新鄉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和滑縣政府反復溝通的重點,就是要求新建的醫院定位必須準確,主要針對疑難雜癥,而不是常見病、多發病。”
對于像新滑醫院這樣失去了政府“庇護”的非營利性醫院而言,滑縣近3億元的醫療費用支出為他們提供了足夠的生存空間,但市場機制的優勝劣汰法則也在時時發揮作用。
在滑縣新區的道路旁,記者見到一處掛著衛生院招牌的廢棄建筑。當地人介紹,一家企業的老板看到醫療市場紅火,就蓋起了醫院,結果根本就招不到醫生,連病房樓都沒蓋好就只能草草收場。
“公辦”與“民營”暫相安無事
如何實現合理配置是道坎
新鄉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試圖進入滑縣市場之初,遭到了滑縣當地醫療界的反對。“大家都擔心,這么大的醫院進來,把縣里的公立醫院擠垮了怎么辦?”滑縣衛生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實際運行一年多之后,事先擔心的摩擦并沒有出現,幾家醫院反倒實現了共同發展。滑縣衛生局副局長曹黎冉表示,新滑醫院的成立形成生成了一種“鲇魚效應”,刺激其他醫院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水平,最終使群眾受益。該縣新農合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滑縣患者縣外就醫的比例是17%,2011年下降至15.9%。
不過,同處一個縣城,競爭不可避免。在未來的幾年里,新滑醫院計劃將床位擴大到1000張,并將新建婦產科和兒科。而在距離新滑醫院幾百米之外,新的滑縣婦幼保健院門診和住院樓剛剛投入使用。為促使婦幼保健院迅速發展,滑縣人民醫院派出一名副院長來兼任院長,諸如產科、兒科等學科主力也都從縣人民醫院抽調,期望能夠盡快占據還是空白的醫療服務市場。
而對于滑縣衛生行政部門來說,在民營醫院從無到有、逐步立足的過程中,他們尚未對公立醫院的生存與發展構成威脅。但隨著民營醫院力量的壯大,如何在競爭中協調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的發展,實現區域內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率最大化,將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