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頻道:“有病亂投醫”反映出了病人及家屬的急迫心情。大多患者發現腫瘤后除瘤心切,能夠立竿見影的辦法當然首選手術,只要能切,去掉部分肝、肺都在所不惜;或者采取手術-化療-放療逐個治療的方法。總之,是想盡一切辦法盡快將腫瘤除掉。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到了病情晚期,西醫治療難以取得理想療效時,患者和家屬才會想到嘗試中醫治療。其實,這是對中醫藥治療腫瘤的一種誤解。在腫瘤治療中,中醫藥應該貫穿始終,全程參與。千萬別拖到腫瘤晚期,病人的身體和臟器都已經受損嚴重了,才去找中醫治療。中醫藥治療腫瘤越早越好。
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方法都是以消滅腫瘤或減低腫瘤負荷為目的的治療方法,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情,但毒副作用不容忽視。手術、放療會耗傷人體元氣?;煾?ldquo;敵我不分”,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傷人體的正常細胞。在很多時候,即使腫瘤近期得到控制和縮小,但由于治療本身很大程度上帶來了機體抵抗力(正氣)的破壞,因此難以取得滿意的遠期療效。
徐州市腫瘤醫院名醫館特聘專家葉麗紅教授指出:中醫藥治療恰恰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中醫自古即有“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留邪”的治療原則,是指要將抗癌(祛邪)與扶正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人體與腫瘤長期保持一個相對的穩定狀態。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中藥治療與手術、放療、化療等同時應用,其目的是減輕放療、化療的不良反應,使患者能較順利地完成療程。患者術前服用益氣健脾等扶正中藥,可以改善患者的某些臟器功能,增強體質,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而大多數患者術后均有虛弱、乏力、便秘等氣血虧虛表現,服用調補氣血、健脾和胃中藥調治,可減少手術并發癥,恢復患者的體質,改善或減輕術后的不良反應,試圖避免或減少轉移及復發,提高遠期療效。放射性損傷,中醫認為是熱毒熏灼、陰液耗傷,應用清熱解毒、養陰生津的中藥,如西洋參、生地、白花蛇舌草、半枝蓮之類,可以減輕放療帶來的損傷,即起到減毒作用;而加用益氣健脾及理氣中藥,還可增強放療的療效,即起到對放療增敏或增效作用。同樣中藥對化療也有明顯的增效減毒作用,與單獨化療相比,可以明顯延長生存期。化療期間服用中藥可以減少化療的不良反應,如消化道反應常用健脾和胃、益氣扶正等為主的藥物;化療間歇期通過培補脾胃,能改善患者體質,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為下一次化療做準備;化療后服中藥則以提高遠期療效為主,減少復發與轉移。
對不適合手術、放、化療的腫瘤患者,中藥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其目的是盡可能控制腫瘤,同時改善癥狀和提高生活質量。對某些終末期腫瘤患者,使用中藥的主要目的是減輕癥狀。此外,中藥還可以與免疫治療相結合,很多中藥本身具有提高免疫力功能的作用,它與免疫制劑聯合應用,可以明顯提高療效。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