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市三院/腫瘤頻道:結直腸癌是一種易轉移的腫瘤。由于我國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率極低,國內超過六成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對于不可治愈的晚期結直腸癌患者來說,要避免走兩個極端,既不要追求全殲腫瘤細胞,也不要放棄治療,而帶癌生存并非意味著縮短生存期,降低生活質量。
全殲癌細胞會兩敗俱傷
目前,我國40%~70%的結直腸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手術后最終會出現復發轉移,其中,肝轉移最常見,其次是肺和淋巴結轉移。但是,結直腸癌同時又是一個治療手段多、病人生存期較長的腫瘤。調查顯示,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目前已經達到30個月以上,結直腸癌已邁進慢性病行列。因此,結直腸癌患者應充分了解疾病的特點和自身疾病進展程度,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正確選擇治療手段;轉變觀念,不要以徹底消滅癌細胞為唯一目的,學會帶癌生存。
傳統的全身化療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是有效的,能使腫瘤明顯縮小,但對于晚期腫瘤患者來說,往往是難以承受的,甚至兩敗俱傷。晚期腫瘤病人本來自身情況已經很差,全身化療對正常細胞的影響非常大,不僅可以造成白細胞下降、肝腎等臟器受損,還會讓全身情況進一步惡化,生活質量急劇下降,甚至沒有什么生活質量。因此,對于接受標準治療后疾病依然發生進展的晚期轉移結直腸癌患者而言,最主要的治療目的不是使轉移灶最大限度地縮小,更不能以腫瘤縮小多少論成敗,而是考慮如何應用最小的治療負擔預防腫瘤進展,延長晚期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靶向治療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對于很多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而言,靶向治療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靶向藥物并不是殺死腫瘤細胞,而是抑制其生長,相對來說,腫瘤縮小的程度就沒那么明顯,但患者的生存質量卻明顯提高,有一些患者甚至可以達到臨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