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仁慈醫院/創傷頻道:3月13日,51歲的九里區張集礦工人村村民朱建國(化名)蜷曲著自己的左手來到仁慈醫院,當日值班的手外科醫生李剛接待了他。朱建國告訴李醫生,20多年前,他在一家建筑公司干活,操作一臺切割機時,不慎割傷左腕,傷口很深,血流不止,被工友送往當地醫院救治,隨即做了急診手術。但術后不久,他的左腕就發生肌腱粘連,拇指活動受限,手掌感覺麻木。他在當地醫院做了多次松解術,但未見改善。幾年后,他又來到徐州一家三甲醫院求治,醫生給他做了肌腱松解術,這次手術同樣沒有多大效果,他的左手還是蜷曲著,拿東西握不住,使不上勁,“廢了一樣”,生活非常不便,腕上麻木感覺加重。
20多年了,不知上了多少次醫院,先后兩次手術都沒有改善,朱建國幾乎絕望了,做好了帶著“殘手”度過一生的準備。
這次是看到同村一個胳膊抬不起來也拿不了東西(臂叢神經損傷)的村民在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做完手術后,胳膊恢復如初,朱建國才決定再過來看看自己的手。李醫生詢問了朱建國的病史和多年來的就診史,給他做了仔細的檢查。發現朱建國的左手腕掌側有一條長約5厘米的橫行傷口,瘢痕已經愈合,應該是當初的手術痕跡。腕正中有一個皮下隆起,面積約2厘米×3厘米,摸上去硬硬的,不能滑動,腕關節活動尚可,但拇指遠節屈曲畸形,屈伸活動不能,拇示指感覺麻木。初步診斷為左腕肌肉和肌腱陳舊性損傷、前臂正中陳舊性神經損傷。李醫生告訴朱建國,這種陳舊性損傷需要手術治療,才能把它糾正過來。
術前,李醫生又為朱建國進行了肌腱彩超及神經肌電圖檢查,診斷為左腕拇長屈肌腱斷裂、正中神經神經瘤形成。
3月14日,李剛手術團隊為朱建國施行了左側腕管切開、神經探查松解、神經瘤切除、肌腱松解轉位修復術。手術進行了1個半小時,術中,醫生切開腕管后,探查見左腕正中神經增粗,與周圍軟組織粘連,神經瘤已經形成,對此進行了充分松解,切除部分正中神經瘤。發現拇長屈肌腱斷裂,與周圍軟組織粘連,用環指指淺屈肌腱轉位修復拇長屈肌腱。術后,以石膏外固定限制活動。
術后三天,李醫生來到病房查房,詢問朱建國的感覺。朱建國高興地說:“左手的麻木感覺減輕了不少!輕輕屈屈手指,手指也能活動了。”李醫生告訴他,還不能大幅度活動,還得耐心養一養,待傷口愈合拆了石膏之后再進行康復鍛煉。又鼓勵他,好好鍛煉的話,他的左手能達到正常手腕的活動標準。
專家名片
李剛 主治醫師 醫學學士學位,中華醫學會手足顯微外科分會會員,十余年來在四肢創傷診療,外傷后功能重建,手足部先天畸形方面積累大量臨床經驗。
研究方向:創傷骨科,手足部疾病,四肢周圍神經損傷后修復與功能重建,拇手指缺損重建。
專業特長:四肢骨關節創傷、創面修復,先天手足部畸形,斷肢(指)再植、再造,周圍神經損傷的治療。
出診時間 : 星期四上午
徐州仁慈醫院 - 手顯微外科
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醫生團隊,擁有高、中、初級醫生團隊40多人,是徐州市醫學重點專科,徐州市醫學會手外科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現有手足顯微外科四個病區,400余張床位,每年收治病人1萬余人,每年手術12000余臺次。在斷肢再植、拇手指再造等方面有突出的創新,在復合組織瓣游離移植治療四肢大面積缺損及骨不連、瀕臨截肢肢體保肢、手功能重建等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是國內規模較大、學術影響力突出的手足顯微外科專科。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