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院/中醫科普知識:錢乙,字仲陽,宋代東平人,約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間(約公元1032~1117年),享年82年,是我國宋代著名的兒科醫家。錢氏治學,當初先以《顱囟方》而成名,行醫兒科,曾治愈皇親國威的小兒疾病,聲譽卓著,被授予翰林醫學士。曾任太醫院丞,在多年的行醫過程中,錢乙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成為當時著名醫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錢乙幼科冠絕一代",言不為過。其一生著作頗多,有《傷寒論發微》五卷,《嬰孺論》百篇,《錢氏小兒方》八卷,《小兒藥證直訣》三卷。現僅存《小兒藥證直訣》,其他書均已遺佚。
錢乙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家錢乙撰寫的《小兒藥證直訣》,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后人視《小兒藥證直訣》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錢氏專業兒科四十年,積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1114年,他的學生閻季忠將他的理論、醫案和驗方加以整理,編成了《小兒藥證直訣》,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兒科專著。錢乙是北宋一位杰出的醫學家。六味地黃丸為補陰代表方,原名地黃圓(丸),最早見于北宋錢乙之《小兒藥證直訣》。
錢乙的父親錢穎精于醫道,但特別愛喝酒,又喜歡外出旅游。有一天他東游海上,便沒有再回來。那時錢乙才三歲,他的母親在那以前已經去世了。
錢乙的姑媽出嫁到姓呂的醫生家里,因為可憐他是孤兒,就把他收為義子,并且長期教他學習醫術,又將他父母親的事情告訴了他。他哭了一場,請求出門去尋找他的父親,前后一共往返了八九次,總共花了幾年的時間,終于把父親接回家來,但那離父親出走已經三十年了。鄉親們對此感慨萬千,寫詩贊頌此事。他對待呂醫生就象對待親生父親一樣。呂醫生沒有兒子,死后錢乙為他裝殮埋葬,并穿孝服為他守喪。
錢乙原來就有羸弱的老毛病,他經常按自己的意念來治療。后來病情加劇,他嘆息著說:“這種病就是‘周痹’啊,如果侵入內臟,就會死人的。我大概是要死了吧”。不久他又說:“我可以把病轉移到手、腳上去。”于是自己制作藥劑,日夜飲用。他的左手和左腳便突然間卷曲不能伸展了。他高興地說:“可以了!”他的親朋好友到東山去采到了比斗還大的茯苓,他就按醫方上的方法服用,直到把它吃完。這樣他雖然半邊手足偏廢不能用,但卻骨節堅強和健康人一樣。后來他以有病為理由,辭官回家,再也沒有出過門。
徐州中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