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院/中醫頻道:“十人九痔”說明痔瘡發病率極高,是一種常見病。
徐州市中醫院肛腸科副主任 主任中醫師 教授 韓凱表示,提起痔瘡,大家可能都經歷過或者有所耳聞。痔瘡常常伴隨大便出血、大便疼痛以及直腸墜痛等癥狀,不但影響日常的工作,而且嚴重影響心情,真是讓人坐立不安。一旦痔瘡發展下去輕則站立不能,重則失去排便能力,而且增加患直腸癌的風險。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僅僅的靜脈曲張不會引起如此劇烈的疼痛。但是曲張的靜脈叢極易發生血栓。血栓發生后,痔中的血液凝結成塊,從而引起疼痛。
那痔瘡是怎么得的呢?痔瘡的成因很復雜,是多種因素綜合形成的結果,其中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解剖學原因:人在站立或坐位時,肛門直腸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臟器的壓迫,靜脈向上回流頗受障礙。直腸靜脈及其分枝缺乏靜脈瓣,血液不易回流,容易瘀積;其血管排列在不同高度穿過肌層,容易受糞塊壓迫,影響血液回流;靜脈又經過粘膜下層的疏松組織,周圍缺乏支架固定,容易擴張屈曲。
2、腹內壓力增加:因腹內腫瘤、子宮腫瘤、卵巢腫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飲食過飽或蹲廁過久等,都可使腹內壓增加,妨礙靜脈的血液回流。
3、肛門部感染:痔靜脈叢先因急慢性感染發炎,靜脈壁彈性組織逐漸纖維化而變弱,抵抗力不足,而致擴大曲張,加上其它原因,使靜脈曲張逐漸加重,生成痔塊脫垂。
4、遺傳關系:靜脈壁先天性薄弱,抗力減低,不能耐受血管內壓力,因而逐漸擴張。
5、職業關系:人久站或久坐,長期負重遠行,影響靜脈回流,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靜脈壁張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擴張,又因運動不足,腸蠕動減少,糞便下行遲緩,或習慣性便秘,可以壓迫和刺激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力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
6、局部刺激和飲食不節:肛門部位受冷、受熱、便秘、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使痔靜脈叢充血,影響靜脈血液回流,以致靜脈壁抵抗力下降。此外,年高體弱、久病體虛、肛門括約肌松弛無力,勞累過度等都可以誘發痔瘡的形成。
根據痔瘡的癥狀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為三期:
Ⅰ期,無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癢為主。
Ⅱ期,有便血,痔隨排便脫垂,但能自行還納;這就是大家最常見到的情況。
Ⅲ期(又稱為晚期),內痔脫垂于肛門口外,或每次排便脫出肛門口外,不能自行還納,必須用手托回。
痔的治療重在減輕或消除其主要癥狀,而非痔根治術。因此,解除痔的癥狀較痔的大小變化更有意義,并被視為治療效果的標準。
1.無癥狀的痔不需治療,只需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只有并發出血、脫垂、血栓形成和嵌頓等才需要治療。
2.內痔各種非手術療法的目的都旨在促進痔靜脈閉塞和痔周圍組織纖維化,將脫垂的肛管直腸粘膜固定在直腸壁的肌層,以固定松弛的肛墊,從而達到止血及防止脫垂的目的。
3.當保守療法失敗或三、四期內痔周圍支持的結締組織被廣泛破壞時、血栓性外痔、結締組織外痔感染時才考慮手術。
痔瘡的治療方法很多,可以根據病情來選擇。
1.保守療法:
(1)內服藥;
(2)栓劑;
(3)熏洗劑;
(4)外用藥;
(5)擴肛療法。
2.手術療法:
(1)枯痔法:適用于各期內痔核和混合痔的內痔部分。
(2)注射法:適用于無并發癥的內痔。
(3)結扎法:適用于各期內痔核和混合痔的內痔部分。
(4)套扎法:適用于各期內痔核和混合痔的內痔部分。
(5)切除法:適用于二、三、四期內痔,特別是以外痔為主的混和痔。
(6)冷凍法。
(7)激光切除法(由于負作用較大,專業肛腸醫院現已不用)。
(8)PPH(吻合器切除法)為目前治療混合痔及重度痔瘡的首選。
既然大家知道了痔瘡及其形成的原因,那我們就要針對這些原因尋找預防的方法:1.體育鍛煉;2.預防便秘;3.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4.保持肛門周圍清潔;5.注意下身保暖;6.避免久坐久立;7.注意孕產期保健;8.常做提肛運動;9.自我按摩;10.及時用藥。
徐州中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