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絕大多數發于20-40歲的男性,女性很少見。其主要癥狀的間歇性跛行,患肢酸、脹、麻、木、發涼或灼熱,靜息痛,足趾或連同足出現壞疽,小腿或足部反復出現游走性血栓性靜脈炎,中、小動脈(最常見是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舌質常為淡紫、青紫,可有瘀斑,舌苔白潤。脈象多見弦緊或沉澀。臨床上將本病的發展過程分三期:
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發涼、怕冷、沉重,足趾有針刺樣痛,小腿肌肉抽掣痛,間歇性跛行,患肢動脈搏動微弱或消失,可有游走性靜脈炎,全身癥狀不顯著。
中期(營養障礙期):患肢麻木、發涼、怕冷、間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靜息痛。患肢皮膚常呈潮紅色、紫紅色或蒼白色,足部皮膚干燥、脫皮、趾甲生長緩慢,增厚變形,汗毛脫落,小腿肌肉有萎縮現象,患肢動脈搏動消失。可有情緒不安,頭暈腰痛,筋骨松軟之癥。
后期(壞死期):患肢由于嚴重的血液循環障礙,發生潰瘍或壞死,大多數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關節或小腿者很少見。疼痛劇烈難忍,壞疽的足趾脫落后,常遺留潰瘍而經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發熱、口干、食欲減退、便秘、尿黃赤等。
根據壞死的范圍和程度又分為三級。
一級壞死:壞死局限于趾部。
二級壞死:壞死擴展至趾蹠關節以上。
三級壞死:壞死擴展至足背部、踝關節或踝關節以上。
徐州血管病首席專家:
徐龍君,主任醫師,徐州老年病醫院大外科主任,徐州血管病首席專家。畢業于徐州醫學院醫療系,從醫三十余年,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普外科甲狀腺、乳腺、膽囊、胃腸、疝氣等手術。 發表國家級、省級論文10余篇,并獲得新技術獎。
特別擅長:周圍血管疾病的診斷、手術治療。十年來已開展此類手術數千例,為徐州地區此類手術數量、質量之首。
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導醫論壇:http://bbs.qcdy.com/ (網上咨詢,網下導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