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煙因素
由于吸煙而其中尼古丁過敏引起一系列免疫學變化,最終導致血管炎癥的血栓形成。
尼古丁能使血管收縮,引起血管收縮的原因主要是:①通過植物神經調節作用,可直接使血管收縮;②促進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可間接使血管收縮;③刺激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延髓血管運動中樞;④由于吸煙所致的周圍血管,尤其是四肢皮膚血管收縮,可引起指、趾溫度下降;⑤吸煙可使肢體血流減慢,由于動脈的血氧結合力會因煙堿作用減退,從而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引起代謝的改變;⑥煙草中所含的一氧化碳,能通過肺部進入血液內部,并與血紅蛋白結合成一氧化碳血紅蛋白。由于這種結合遠遠超過氧和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且分離又非常困難,所以既破壞了血液的帶氧功能,又增加了血液粘稠度,從而使組織細胞嚴重缺氧而發生動脈痙攣、動脈壁損害。
(2)內分泌因素
本病男性患者占總發病人數的95%左右,這從側面提示了女性激素對血管具有保護作用。內分泌機能紊亂往往是通過神經系統起作用的。如果中樞神經系統受到刺激,就會引起植物神經系統機能失調和分泌活動異常,如性腺、甲狀腺和腎上腺機能亢進等。
①腎上腺機能亢進:腎上腺機能亢進能使血中腎上腺素含量增加,因而引起血管痙攣和血管壁損害。交感神經節和腎上腺部分切除對早期病例有一定的療效。但對晚期病例療效較差,因此有人認為,這種手術雖然能減少或消除周圍血管痙攣的因素,但不能解除其主要病因。
②前列腺內分泌功能失調:前列腺素能舒張動脈血管,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但是,在性生活過于頻繁的情況下,由于前列腺液大量耗損,前列腺素減少,導致了上述的功能喪失,而出現血管痙攣和血液凝集增加。
③性激素:有關研究表明男性激素會促使血管病變發生,而女性激素對血管則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寒冷、潮濕、營養不良、外傷、細菌感染及毒素對本病的影響。
①寒冷潮濕:有關實驗表明,寒冷潮濕可使患者肢體血管明顯收縮和痙攣,而且持續時間比正常人長。這說明患者的肢體對寒冷特別敏感。
②營養不良:研究表明維生素B和維生素C缺乏可使白鼠產生血管疾病,臨床上應用大劑量維生素C,可促進創口愈合。但是,另有資料表明脂肪攝入過多,膽固醇攝入過剩,會使血管抵抗力降低,而且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增高。
③外傷、肢體外傷及長期使用震動性工具和擠壓工具的人可使傷部和手部的血管抗病能力降低,而易患血管疾病。另外,打字員、鋼琴家經常用手指叩擊打字機及琴鍵,年長日久,累積間歇性損傷,也可促進血管易于痙攣而發生血管疾病。
④細菌感染:有關統計說明,甲溝炎、外傷感染、腳癬等與本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這可能是由于感染因素,使局部血管抵抗力降低所造成。也有人認為,細菌和某些真菌,很可能是形成復合物的抗原的來源。細菌和其降解產物不斷從咽、肺、腸、和皮膚進入體內。因此人類血清中常可發現抗多種細菌的抗體。由于這些抗體的量很少,故形成的復合物可無損害地從血液或其他組織中清除。如可溶性抗原進入血中與抗體結合形成復合物,沉積于血管,則引起血管炎。
⑤病毒,病毒抗原,或病毒抗原--抗體復合物也可以沉積于血管而引起血管炎。一般多見于肝炎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及其他一些病毒。
(4)遺傳因素
有關本病是遺傳因素的關系,國外早有報道,國內學者也有些類觀點,但現有資料還不能肯定本病與遺傳因素有關。
(5)免疫因素
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歸納起來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本病與第Ⅲ型變態反應相符;另一種看法認為本病的發病機理除Ⅲ型變態反應外,尚有Ⅳ型遲發變態反應參與的可能。
(6)血液凝固傾向
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存在著兩大物質,即抗凝物質和促凝物質,以維護血液保持流體狀態。如抗凝物質減少、促凝物質增多就會使血液凝固性增加而發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性增加就會促使血栓形成。其主要原因有:
①促凝物質進入血循環,如惡性腫瘤細胞進入血液后可激活體內的凝血系統;
②血液內凝血因子增多,如婦女妊娠期、腎病綜合病人、口服避孕藥物以后、各種手術期間和其些先天性疾病,均可使體內凝血因子被激活而使血液內凝血因子增多造成血液凝固性增高;
③抗凝作用減弱,在妊娠、手術后、惡性腫瘤和肥胖癥患者體內抗凝物質均減少。在肝臟有病時,由于有些抗凝物質是由肝臟合成的,所以抗凝物質也會減少,使血液凝固性增高。
另外血小板的活性增強,以及在缺氧、脫水、酸中毒時都可以使血粘稠度增加,均可發生血流改變而發生血管病變。
(7)疾病
高血壓病:高血壓的造成,主要與大動脈彈性和小血管的阻力有關。如血管彈性下降,小血管阻力增強均可使血壓升高。血管彈性下降,小血管阻力增高不但可以造成血壓的升高,同樣也會使血管本身的功能受損,此時對外界的抵抗力也就大為下降。血管彈性的下降并且逐漸形成血管硬化。
糖尿病:一般認為患糖尿病時,病人的血液粘稠度升高,血小板的功能亢進,前列腺素代謝失衡,從而使血管易發生斑塊狀變化,有利血栓的形成。
還有一些疾病可使血管的抵抗力下降,而易發生血管病,如神經炎性疾病、過敏性疾病,這些疾病均可使小血管不同程度的損害,使其局部營養不良、缺血。
徐州血管病首席專家:
徐龍君,主任醫師,徐州老年病醫院大外科主任,徐州血管病首席專家。畢業于徐州醫學院醫療系,從醫三十余年,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普外科甲狀腺、乳腺、膽囊、胃腸、疝氣等手術。 發表國家級、省級論文10余篇,并獲得新技術獎。
特別擅長:周圍血管疾病的診斷、手術治療。十年來已開展此類手術數千例,為徐州地區此類手術數量、質量之首。
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導醫論壇:http://bbs.qcdy.com/ (網上咨詢,網下導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