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導醫紀實:2020年12月18日上午,云龍區的邵先生打電話咨詢:我老婆55歲,去年體檢發現脖子上有個小包塊,檢查是甲狀腺癌,之后就到醫院做手術切除了,可是醫生說這是低風險癌,不要過度治療,也沒讓做化療。請問:低風險癌癥有哪些?應該如何避免過度診療?
在線回復:徐州市腫瘤醫院專家解答。癌癥的種類眾多,并不是得了癌癥就是不治之癥。其中有一些癌癥的死亡風險很低。就是說,患上低風險癌癥,就跟患了慢性病的人沒什么差別的,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癌。
所謂低風險癌癥,是指那些惡性程度相當低,發展相當緩慢,極少出現轉移的癌癥。如甲狀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中的一些亞型等常見癌癥,都屬于低風險癌癥。
甲狀腺癌和前列腺癌是比較為人所熟知的“懶癌”。因為這兩種癌癥發展比較緩慢,很多年也不會侵蝕到周圍組織,因而也不會引發其他癥狀。所以,很多人得了這兩種癌卻不自知。
乳腺癌是常見的婦科癌,這種癌癥可以細分為很多亞型。有一些乳腺癌亞型風險極低,就算不用做全身治療,10年存活率也是100%。最后這種也屬于低風險癌癥。
專家說,現在人們都注重體檢、癌癥篩查,所以許多癌癥能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是,一旦病人得知自己患有癌癥,就擔心害怕地跟死亡、絕癥聯系起來了,一再要求化療、放療。
其實,患者一定要讓醫生進行評估,如果是超低風險癌癥,千萬不能過度治療,因為過度治療的副作用,更損害身體健康、加重身心創傷和經濟負擔。
專家強調,低風險并不代表不會進展。所以,低風險癌癥患者要接受治療與干預,要定期體檢和觀察,建議“長期隨訪”,如果發現癌癥有所進展,應該聽從醫生的專業意見。
閱讀下一篇
多發性脂肪瘤會不會癌變?必須要手術清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