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國慶節期間,親友聚餐、外出就餐等活動會明顯增多,徐州市一院消化科陳光俠主任提醒廣大市民,享受美食的同時,要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尤其是吃魚、雞、鴨、螃蟹、貝殼等食物,避免不慎吞入異物,給節日“添堵”,如不慎吞入異物,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根據病情進行科學處理。

事件回顧:
中秋前夜,王大媽帶著65歲的肖大爺急匆匆趕到市一院消化科,見到醫生后著急的說:“老伴昨天中午吃飯時,吃得快了一點,感覺胸部發憋發堵,在外院查胸部ct示食管異物,但是老爺子先天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好,取異物風險太大,經他們介紹,匆匆趕到市一院,現在老伴疼痛難忍,連水都喝不下去了!”李振濤醫生向科主任陳光俠匯報病情后,立即帶患者到內鏡室做急診內鏡,檢查中在他的食管第一狹窄處發現一巨大肉團樣物緊緊堵塞食管腔,診斷為“食管異物(肉團堵塞)”。鏡檢醫生在內鏡室張彪護士的熟練配合下,用異物鉗反復多次鉗取,順利將6公分巨大肉團拖出食管,肖大爺疼痛感頓覺消失,一改之前的萎靡之態,連連道謝!” …



還沒來得及休息,急診再次迎來一位誤吞雞骨異物患者,胸部ct示食管入口處骨性異物嵌頓,考慮到異物尖銳,隨時有出血、穿孔風險,值班醫師匯報陳光俠主任后擬再次行急診內鏡異物取出術,已離開醫院的張彪護士再次從半路折返,在內鏡室順利為患者取出1.3公分雞骨異物!



陳光俠主任介紹:
1.老年人較易發生食管異物,這是因為老年人牙不好(牙齒松動、脫落),咀嚼不充分,容易把整塊食物(如不太熟的肉團、黏糕團等)囫圇吞下,堵塞食管,形成食管異物。
2.食管分為三個狹窄區,第一狹窄多位于距門齒15cm(食管入口處),異物堵塞發生在第一狹窄區者尤多,約在50%以上;因該狹窄區的內徑最小,最易被堵!
3.食管異物主要表現為:吞咽疼痛、吞咽困難、不能吞咽(異物較小者可進流質食物)、胸骨后異物感、流水。有時胸骨后疼痛或疼痛向背部放射。因上述癥狀的存在患者多表現有煩躁不安、表情痛苦!
4.發生食管異物是重危急癥,如異物未及時取出,可造成嚴重后果,甚至能危及生命。
5.食管異物最常見的嚴重后果和并發癥是:食管穿孔、食管氣管瘺、呼吸困難、大出血、形成食管瘢痕狹窄(發生吞咽困難),以及發生胸腔和肺部感染等。特別是耄耋和身弱體衰的老年人,食管異物常可致死,是常見的死亡原因!
6.切不可用大量進食的方法,企圖使異物下移入胃,或用手指、木棍等物件盲目掏取,這樣做非但無益,反而可造成出血、穿孔等嚴重不良后果。

因此,一旦發生或懷疑食管異物,應及早就醫,取出的時間越早越好。所幸,以上兩位患者就醫及時,創面雖有少量糜爛、滲血,經及時治療后也會很快康復出院!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