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7月15日晚8點左右,一位頸部受傷的患者被緊急送到仁慈醫院急診科。經了解得知,該名患者60余歲,上午騎摩托車時不慎摔倒,恰被擋風玻璃割傷頸部,于當地醫院清創縫合,CT檢查顯示頸部高密度異物殘留。當地醫生建議轉院治療。
患者與家人一同來到徐州仁慈醫院,患者自訴異物未取,仍留在頸內。此時,距患者受傷已有10個小時。急診科立刻開通綠色通道,并聯系普外科值班醫生接診。
聽到“頸部異物”四個字,接電話的王建國醫生高度警惕起來,這個位置有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經,解剖結構復雜,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急診科組織普外科和手外二科進行多學科聯合會診、手術。普外科朱振飛主任、王建國醫生和手外二科齊偉亞主任、方杰醫生一同登上手術臺。
手術進行,手術團隊切開患者頸部,探查見異物從頸靜脈貫穿,進入肌肉,并緊貼頸動脈(觀察異物與頸動脈距離僅有1-2毫米)。手術團隊細心分離,用血管鉗取出異物,經過2小時,手術完成,共取出5顆碎玻璃。
朱振飛主任介紹,頸動脈血管相當于成人小指粗細,血管壓力非常大,一旦出血成噴射狀,血流不止,極易危及患者生命;而由于頸部靠近心臟,頸靜脈相較于身體其它部位的靜脈血管壓力大,管徑較粗,出血同樣易導致患者出現休克,危及患者生命。無論頸動脈還是頸靜脈出血,都是非常兇險的。所以,當發現異物緊貼頸動脈時,手術團隊的壓力很大,分離異物時全神貫注,避免出現二次劃傷。
一同參與手術的方杰醫生介紹,患者受傷后10個小時才到達仁慈醫院,其實是不正確的做法,時間拖太久了。他提醒大家,頸部發生受傷出血,首先應到距離最近的綜合醫院或者專科醫院就診,緊急壓迫止血。如果頸內有異物,止血后不會因為出血過多而危及生命,為之后醫生的專業治療爭取了機會。但是患者脖子不要亂扭動,以免造成二次劃傷。文/晏菲 王程程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