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故事:今年七月份,家住本市北區的褚某,因頸部疼痛牽及左肩胸部疼痛來到徐州市中醫院骨科住院治療。褚某每晚頸肩疼痛難以入睡,甚至需要打止痛針才能勉強入睡。經過入院后多項檢查,發現褚某頸椎雖然有明顯的退變,但脊髓神經并沒有受到明顯的壓迫。經保守治療癥狀并未有任何改變。CT及MRI顯示頸6椎體偏左側血管瘤。這引起了骨科楊六中主任醫師和沈金虎副主任醫師的注意,是不是椎體血管瘤引起的患者頸肩部的疼痛呢?
椎體血管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椎體良性腫瘤,組織發生為錯構瘤,多發生于青壯年,以胸椎下段和腰椎上段多見。病理學表現為大量增生的毛細血管及擴張的血竇。部分患者沒有臨床癥狀,不需要治療;但也有部分病人因為血管瘤的浸潤,造成背部酸脹疼痛,脊椎僵直,活動受限,急需治療。血管瘤組織如果侵入椎管內壓迫脊髓,可出現進行性截癱。很多患者因為椎體血管瘤失去了運動能力和勞動能力,大大影響了生活質量。
椎體血管瘤的治療一直是個難題。以往因為手術需要切除椎體和植骨,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出血,手術很難完成。有的醫療單位采用經過動脈栓塞椎體血管瘤的供血動脈,以減少病灶內血流量。因為供血小動脈數量眾多,栓塞很難達到預期效果。血管瘤對放療有一定的敏感程度,因此對椎體血管瘤直接放療或椎板切除術后放療,一直是以往的主要治療手段,但幾乎所有經治病人都在短暫的癥狀緩解后復發。因此,以往椎體血管瘤被有的醫生稱為良性椎體病變中的不治之癥。
針對這一情況,骨科主任楊六中提出采用新的治療手段———經皮椎體成形術。經皮椎體成形術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20余年前在法國首先使用,近10年在國際上興起。這是一種簡單的、創傷性小的手術操作。中醫院骨科自2005年開展經皮穿刺椎體成形手術,并廣泛應用于胸腰椎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每年約進行約100余例手術,解除了許多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痛苦。但在頸椎椎體血管瘤的應用因其風險較大,在國內應用也不多。楊主任和沈主任征得患者及其家屬同意下施術。手術是在局麻下進行,手術當中,在C型X線的引導下,經皮通過頸動脈鞘與氣管食管間隙入路,向椎體插入一根細針,向被血管瘤浸潤的椎體中注入一種叫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骨水泥1.5ml,它具有同時閉塞血管瘤的血竇腔,緩解疼痛和重建骨骼生物機械強度的三重作用。本例手術極為順利,耗時50分鐘,出血僅為20ml,術后勿須配帶頸托,當天下地活動,停用各種藥物觀察患者頸肩部疼痛基本解除,現患者已康復出院。
專家分析:楊六中主任指出,據國內外臨床觀察發現椎體成形術對于椎體血管瘤引起的疼痛完全緩解率超過90%,有效率幾乎為100%。有少量病人單獨依靠經皮椎體成形術還不能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這些病人的血管瘤組織除了累及椎體外,還壓迫脊髓或馬尾等神經組織,造成下肢疼痛、無力、大小便障礙或截癱等癥狀。對于這些病人,可以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與外科手術聯合治療。首先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注射骨水泥加強椎體強度,同時向后椎弓根注射一種特殊的生物膠以減少術中出血;隔天外科手術治療,手術包括椎板切除減壓、硬膜外血管瘤切除。采用這種方法,椎板切除術中出血很少,硬膜外腫物的切除也很容易。
椎體成形術的出現,為椎體血管瘤的治療提供了最為直接、有效和安全的治療。此外,此方法還廣泛地應用于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惡性椎體腫瘤的治療中,為眾多椎體病變、腰背部疼痛的患者帶來福音。
專家名片:楊六中,骨傷科主任,主任中醫師,教授。先后開展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骨盆腫瘤切除術、頸椎前后入路手術、脊椎骨折、腰椎滑脫切開復位、椎弓根固定術等。擅長pilon骨折、各種骨與關節損傷手法整復及手術治療、對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咨詢電話:0516—85707122 ;83902128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一、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