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頻道:昨天,徐州市三院急診收治了一名腦卒中患者。經過患者家屬描述和診斷,醫生認為可能是房顫引發的腦卒中。
這位患者是位老太太,今年72歲。家人介紹老人原來身體一直很好,最近經常感覺到心慌、心悸,每次持續幾分鐘就過去了,這樣的情況發生過幾次。
老人每次出現心慌的情況,家人都要帶她上醫院檢查,可老人都拒絕,她認為小問題沒必要上醫院。
沒想到看似細小的問題,最終會造成腦中風,對身體發出的信號沒有給予重視,老人和家人都后悔不已。
那么,房顫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造成那么嚴重的后果?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市三院心內科陳超峰醫生解釋,房顫其實就是心房顫動,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律失常。隨著人年齡的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據統計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房顫平均發生率可達到3%,65歲以上6%,85歲以上10%。房顫時,心跳頻率往往快而且沒有規律,有時候可達到100-160次/次,不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絕對不整齊,心房會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房顫患病率還與冠心病、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關系。
房顫可引發腦卒中、心力衰竭或猝死
那么房顫都有哪些危害?
陳醫生說,腦卒中就是房顫造成的主要危害之一。房顫時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淤滯而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后可以隨著血液流至全身各處,導致腦栓塞(腦卒中)、肢體動脈栓塞(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房顫時患者的心臟內容易形成血栓,而房顫又容易使血栓脫落,脫落后的血栓隨著血管運行到腦部,就容易引起腦栓塞;房顫的危害還表現在長期心房顫動會導致心房缺少有效的收縮,心跳極不規律,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血量顯著減少,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最嚴重的是,房顫可能會誘發猝死,房顫是腦卒中中最危險的毒瘤危險因素,三分之一的中風事件與房顫有關。35%的房顫患者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血栓栓塞事件。
心慌、心悸、胸悶是房顫的典型癥狀
既然房顫可能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后果,那么她的癥狀和表現是什么?
陳醫生介紹,房顫有以下幾個典型的癥狀。
1、心悸:患者會感覺到心跳加快,伴有乏力或勞累感;
2、眩暈:感到頭暈眼花,甚至暈倒;
3、胸悶:心前區疼痛、有壓迫感或者不舒服;
4、氣短:在輕度體力活動或者休息時感覺呼吸困難;
但是,房顫發生時有些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癥狀,自己根本感覺不到。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出現房顫?
在生活中,心慌的情況可能會經常發生,是不是每次都需要去醫院檢查呢?當然不是。
陳超峰醫生教給大家一個方法,如果感覺到自己有心慌、心悸癥狀發生后,學會數自己的脈搏,通過數脈搏來確定是否需要去醫院。正常的情況下,脈搏每分鐘跳動60—100下,而且跳動是有規律的。如果發生無規律,脈搏有強有弱的情況,就需要到醫院去做心電圖檢測,確診是房顫還是其他的心率失常。
如果確診是房顫,則需要做CHA2DS2-VAS2的評分,看看是否需要做抗凝治療,如果評分大于等于2就需要做抗凝治療,消除血栓。如果是其他基礎性病變造成的,則需要根據病情和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如何預防房顫
預防房顫和預防其他疾病一樣。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限制或者避免長期大量服用含有咖啡因的物質諸如茶、咖啡、可樂以及一些非處方藥,謹慎應對某些治療咳嗽或者感冒的藥物,因為這類藥中可能含有刺激物,易促發不規律心律。
高血壓患者要積極控制血壓水平,并經常檢測,使血壓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減少血壓波動,因為長期血壓升高可引起心房擴大、心房纖維化,導致房顫的發生。
據了解,為加強我市心血管學科學術交流,推進我市醫療機構房顫等心律失常相關疾病領域的規范化診療,普及新概念,開拓新思路,更好地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服務,本周末“陳明龍心律失常工作室”將在市三院掛牌成立。
陳明龍教授是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江蘇省“興衛工程”重點學科帶頭人,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他帶領的南京醫科大學心律失常團隊是國內較早開展直流電消融和起博治療的團隊,在該治療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陳明龍心律失常工作室”在市三院的成立,預示著本地患者,在徐州就可以接受到國內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