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科頻道:(通訊員:周瑜)4月15日至4月5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徐州市兒童醫院秉承“一切為了兒童的健康”的宗旨,對兒童腫瘤的防治和宣傳一直不遺余力,守護著兒童的健康,為更好的創建國家區域兒童醫療中心而努力奮斗。為提高廣大百姓對腫瘤的認識度,增加對腫瘤的預防意識,徐州市兒童醫院將于4月19日在門診大廳舉行義診活動,血液腫瘤科主任安琪同時呼吁,不要忽視兒童腫瘤的發病率,兒童這一特殊的腫瘤群體,更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父母也應提高重視對孩子的身體檢查,警惕早期癥狀的發生。
近年來,徐州市兒童醫院每年確診的腫瘤患兒從原來的四五十例已經上升到一百多例,兒童腫瘤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主題是“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主題為“抗癌路上,你我同贏”。安主任說,希望確診疾病的家長和小朋友們,一定要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采取正規科學的方法戰勝惡性腫瘤,戰勝病魔,在抗癌路上,我們同在,我們同贏。
下面是血液腫瘤科主任安琪及其科室的視頻采訪:
每400個孩子里,就有一個是癌癥患兒
各年齡段的兒童、全身各個部位均有可能患上癌癥。兒童癌癥的發病率僅占全部惡性腫瘤的0.6%,但死亡率卻占兒童總死亡率的10.7%,我國每年新增兒童癌癥患者近4萬,平均400個小孩里就有一個,已成為我國14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安主任介紹說,兒童因為年齡小,表達能力差,加上如果腫瘤沒有長到一定大小的時候,并沒有明顯癥狀,導致兒童腫瘤一經發現,往往已經是中晚期。但慶幸的是,兒童的再生能力較強,與成年人相比,即使部分器官切除,仍可以再生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具有正常的功能,并且兒童癌癥基因突變較少,普遍對藥物響應更好,抗藥性低,因此治愈率高。
把握兒童腫瘤的早期癥狀 早診早治
6歲的思思咳嗽了月余不見好,父母一直以為她是肺部出現了問題。后來思思的眼睛腫了,并整天喊著頭疼,在當地醫院無法確診的情況下父母帶思思來到兒童醫院就診,入院時已經呼吸急促伴有呼吸困難,經過檢查發現思思前縱隔有巨大腫塊,產生了上腔靜脈壓迫綜合癥,屬于危重癥的腫瘤。醫院針對思思的病情進行了多學科聯合會診,決定盡早給思思進行化療,并在24小時內,做了CT引導下的前縱隔腫塊活檢術,思思很快被確診為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
“這種腫瘤屬于高度惡性腫瘤,其治療一般是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但幸運的是,思思身上的這個腫瘤對化療也高度敏感,在早期確診并經過積極治療的一周后,思思復查胸部CT,發現腫塊明顯消失了。”安主任為思思慶幸。
臨床上兒童惡性腫瘤絕大多數是由不成熟的胚胎組織發展而來的,來源于中胚層/間葉組織細胞。安主任說:“常見的兒童腫瘤,一是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比如白血病、淋巴瘤,二就是實體瘤,比如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以及其他軟組織肉瘤。淋巴瘤占兒童惡性腫瘤的第三位,常見的是外周的淋巴結,無痛性的腫大。”
安主任告誡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的頸部有腫塊,淋巴結增大或是腹部有包塊,都要及時來醫院就診,排除潛在威脅。除此外,若是孩子出現持續兩周以上不明原因的發燒、疼痛、乏力、貧血等癥狀,都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就診,
實體腫瘤診治達國內先進水平
徐州市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是市級重點專科,目前有醫護人員30名,多名專科醫生在國內知名兒童醫院進修過。專科研究生70%以上。
科室采用多學科綜合診療模式,開展了兒童實體腫瘤性疾病的診治工作,包括淋巴瘤、腎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生殖細胞腫瘤、肝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軟組織肉瘤等兒童惡性腫瘤,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護理團隊在淮海經濟區率先開展靜療技術,保證靜脈通道的順暢,減少孩子靜脈穿刺的痛苦。
本期專家:安琪,主任醫師,兒科學博士。江蘇省醫學會兒科分會血液學組委員,江蘇省小兒抗癌協會委員。主要從事小兒血液病的臨床和研究工作,多次參加全國小兒血液病學研討班及會議學習,在省級以上醫學期刊發表專業論文十余篇,承擔徐州市科技局科研課題兩項。
擅長方向:小兒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營養性貧血、血友病、噬血細胞綜合征、惡性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生殖系統腫瘤、橫紋肌肉瘤等兒童惡性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對于兒童血液危重疾病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普通專家門診:周一全天
專病專科門診:周四全天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