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炎,俗稱“歪嘴風”。一般認為是面神經管內的面神經、莖乳突孔內受急性非化膿性炎癥,影響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表現為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激發(fā)因素可能系風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經不穩(wěn),引起的面部營養(yǎng)神經血管的痙攣,導致面神經缺血水腫,屬于中醫(yī)的“口僻”、“面癱”、“口眼歪斜”范疇。
(一)嘴歪和半身不遂均可以是中風的癥狀,但嘴歪不一定都是中風所引起的。嘴歪是一側面肌癱瘓的表現,面癱又有中樞型、周圍型之分。
中樞型面癱是腦組織病變引起,周圍型面癱是腦組織以下的病變引起。不論中樞型還是周圍型的面癱,都會引起嘴歪。那么怎樣來區(qū)別是哪種情況引起的嘴歪呢?我們先看一下腦神經運動系統(tǒng)是怎樣進行神經傳遞的。
(二)大腦是人體最高司令部,人體的各種隨意活動都是由它發(fā)布命令,分管面部大腦的皮質運動中樞,發(fā)出神經沖動,引起面部的肌肉收縮,其間可有一個神經轉換站,叫做面神經運動核。面神經核接受“上級”的命令后再發(fā)出運動纖維,支配面部的表情肌,使不同的面積收縮,形象的顯示出人的喜怒哀樂表情。面神經核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組織接受兩側大腦皮質運動區(qū)的支配,由它發(fā)出的運動纖維支配著眼部周圍的肌肉,而下半部組織只接受對側大腦皮質運動區(qū)的支配,由它發(fā)出的運動纖維支配著口、唇周圍的肌肉。當面神經核以上組織及腦皮質、腦干、內囊等部位受損害時,可表現為病變,對側口、唇周圍的肌肉組織的癱瘓。該側口角下垂,常見流涎,鼻唇溝變淺,不能聳鼻,不能鼓腮,不能呲牙,否則口角漏氣,嘴向一邊歪的病理癥象,而眼部肌肉不受影響。此病常見于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的腦中風后遺癥、腦血栓、腦梗塞、腦腫瘤、腦外傷、腦內炎癥等。此外風心病、心房纖顫、細菌性心內膜炎、栓子脫落引起腦梗塞也會引起。當然還有伴隨的不同病的癥狀,如偏癱、失語、高血壓、心臟雜音等。
(三)面神經核以下組織發(fā)生病變時,面神經核上半部支配的眼周圍肌肉和下半部支配的口唇周圍肌肉同時受累,即表現一側上下面肌同時癱瘓現象。出現了中樞型口嘴歪現象外,病人該側不能揚眉、不能皺眉、額紋變淺或消失,同時眼瞼閉合無力或完全不能閉合,以致不斷流淚。此病常見于面神經炎。是由風濕、病毒感染、耳部吹冷風過強過久等因素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