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
良性腫瘤:是指人體在各種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組織細胞增生所形成的良性新生物。良性腫瘤對機體的影響較小,主要表現為局部壓迫和阻塞癥狀。
惡性腫瘤:本質是機體細胞出現了惡性改變。根據其來源的組織不同又可分為上皮組織腫瘤和間葉組織腫瘤,其中來源于間葉組織如結締組織、肌肉等的惡性腫瘤稱為肉瘤,而只有來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才稱為癌癥。惡性腫瘤的特點:侵襲性強、播散性強、生長迅速、可轉移。
盡管腫瘤中除癌癥外還包括良性腫瘤,我們也要警惕良性腫瘤發展惡化。若罹患腫瘤,應該知曉得了癌癥≠死路一條,應及時在專科醫生的建議下進行治療,一起制定合理的處理措施,克服治療帶來的困難,努力去和癌癥作斗爭。
早期警報信號
1、異常腫塊
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經久不消或迅速增大的腫塊;乳房發現不規則腫塊,雙側不對稱;不明原因的淺表淋巴結腫大等。
2、出血
除女性正常月經外,任何臟器不明原因的出血,都應引起重視;如不明原因鼻出血,咳血,黑便等。
3、體重減輕
短期內體重不明原因地減輕,并且呈進行性下降,在排除其他疾病后,有可能是腫瘤在作怪。
4、疼痛
長期持續加重的疼痛,如頭痛、頸部痛、胸骨后痛等。
5、發燒
發熱時間超過一周尤其是超過十天,除了合并的感染等,腫瘤的嫌疑也不能排除。
中國最常見的致癌因素
生活方式不當
吸煙、二手煙、飲酒、缺乏鍛煉、熬夜等。
外界環境污染
汽車尾氣、工業廢水廢氣、裝修污染等。
飲食結構不合理
攝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纖維;攝入過多紅肉、加工肉類制品、腌菜、熏烤食物等。
感染因素
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謝毒素、自由基毒素等。
病毒因素
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乳頭狀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心理因素
工作緊張、競爭激烈、精神壓力大。
免疫因素
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易發生惡性腫瘤,如艾滋病病人。
內分泌因素
雌激素和催乳素與乳腺癌有關;雌激素與子宮內膜癌有關。
遺傳因素
腫瘤有遺傳傾向性,如結腸息肉病、乳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鼻咽癌有家族史。
癌癥可以預防嗎?
癌癥是一種可防可治的慢性病。癌癥的發生是一個長期、慢性、多階段的過程,從正常細胞演變為癌細胞,再形成危及人體健康的腫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長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癥完全可以預防(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癌癥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預防癌癥的發生);三分之一的癌癥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癥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怎樣預防癌癥?
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消除各種對人體產生致癌因素,使癌癥不發生,是最徹底最理想的防癌方法。牢記四字訣: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充足睡眠、定期體檢。
二級預防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二級預防核心是:定期體檢,規律性體檢。特別是對高危人群進行體檢,以期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阻斷疾病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當前的醫學技術手段,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就能取得好的療效,治愈率非常高。發現癌前期病變并在真正發病前干預,是二級預防的理想目標。
三級預防是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對已發生癌癥患者,進行規范化治療,盡力提高生存率和腫瘤控制率,減少并發癥,降低毒副作用,減輕由癌癥引發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是預防概念的廣義延伸。關鍵點在于規范化診療,即涉及癌癥診斷及治療的每個環節都應規范,保證治療方法和治療流程是正確的、先進的、權威的。
專家介紹

楊靜
徐州市中醫院 醫學博士
主任中醫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腫瘤科學科帶頭人兼一科主任 MDT組長
中國抗癌學會中西醫腫瘤整合委員會委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腫瘤康復委員會委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腫瘤學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委員
世界中醫聯合會態靶辨治研究專委會理事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醫腫瘤防治分會委員
國際中醫藥腫瘤聯盟會員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腫瘤整合學會會員
江蘇省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態靶辨治研究專委會常務委員
江蘇省免疫學會多學科協作組組員
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腫瘤學專業學會副主任委員
徐州市16屆政協委員(現任)
江蘇省第五屆優秀青年中醫藥工作者
第三屆中醫江蘇省中醫藥優秀青年之星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