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名醫訪談:“陳主任,我是聽別人推薦專門來找您的。”這是徐州市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陳繼平坐診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也是最暖心的一句話。
從醫33年,陳繼平始終秉承著為患者著想的行醫準則,在臨床工作中嚴謹務實、精益求精,在為患者治療時耐心細致、平易近人,凡接觸過他的患者或家屬,無不感嘆他熱情待患、真情暖患的服務精神,技術精湛、淳樸高尚的醫德醫風。面對這份信任和感激,他說:“得到患者的認可,是一名醫生最幸福的事,這代表了一種榮譽,但更多的是責任。”
醉心傳統醫學 矢志不渝護健康
陳繼平從小就對中醫情有獨鐘,堅信中醫治大病,他考入南京中醫學院,選擇了中醫外科。在大學期間,他系統學習了中醫學專業理論知識,熟讀歷代中醫經典,理論功底非常扎實。畢業之后,到徐州市中醫院骨傷科工作期間,先后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學習進修,得到了多位名師的言傳身教和悉心指導,這些難得的經歷讓他的醫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然而,醫學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各個學科的融合與創新。隨著開放性損傷、多發性損傷在骨傷科中越來越常見,單純靠閉合復位和夾板固定已不能滿足臨床需要。陳繼平深知,只有整合中西醫優勢,取長補短,才能更有利于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為此,他利用現代醫學技術的加持,勤學苦練,不斷學習先進的手術方式和技巧,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逐漸積累了對骨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及各種骨關節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經驗。尤其對人工關節置換術的理論基礎和手術操作具有獨特的見解和技巧。對于股骨頭壞死、退行性骨關節病(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所致關節畸形、髖關節發育不良、大骨節病等關節疾病,更是診療經驗豐富。
致力于骨關節疾病
竭力為患者排憂解難
陳繼平致力于膝關節骨關節炎的保膝及股骨頭壞死的保守治療。他堅持運用具中醫特色的治療手段,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辨證施治,并且依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患者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多年來,醫德醫術在患者之間口口相傳,擁有了大批忠實粉絲。
其中,52歲的秦阿姨就是陳繼平主任的老患者了。3年前,她因為晨起時感覺膝蓋疼痛來到徐州市中醫院骨傷科找陳繼平主任。經過進一步檢查,確診為骨關節炎。
陳主任介紹,骨關節炎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關節退行性疾病,也就是人們常常口中所說的“骨刺、軟骨磨損、老化”。一般到了40歲,人的關節軟骨退化,關節間隙越來越狹窄,甚至逐漸消失,退變性骨關節炎是此階段最多見的膝關節疼痛的原因。這類患者上下樓、下蹲起立時,會感覺關節難受;再過幾年,可能走平地也會不舒服。
幸運的是,秦阿姨就診及時,屬于疾病早期。陳繼平主任經過評估,決定為患者進行保守治療,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采用活血化瘀、強筋健骨的中藥內外兼治,再配合中藥熏蒸、理療、推拿按摩、等方法,達到祛風散寒,舒筋活血、通脈止痛,促進恢復。
在陳繼平主任的系統管理下,秦阿姨膝關節疼痛得到有效緩解。從此以后,但凡有朋友出現腿腳疼痛,秦阿姨總會向大家推薦陳繼平主任。
急病人之所痛 收獲大眾好口碑
做骨科中醫師這么多年,陳繼平見多了疼痛到不能忍受了才來就診的患者。“這些患者往往一開口就是疼得受不了了,恨不能立馬給解除病痛。”
此時,他往往會耐心勸慰,無論哪種疾病都需要明確診斷、針對性治療,尤其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除痛苦。
今年63歲的吳阿姨,因為股骨頭壞死導致膝蓋疼痛、無法行走,已經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陳繼平主任為其認真檢查、科學評估后發現,已經失去了保守治療的意義。在詳細跟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后,陳繼平為吳阿姨進行了微創髖關節置換術。
術后,配合中醫康復治療和規范、科學的功能鍛煉,吳阿姨恢復很快,定期復查,雙腿行走自如,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陳繼平主任表示,髖關節置換不是人人都適合做,需根據患者年齡、骨質情況、運動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髖關節置換的手術方案。同時,在髖關節置換術后,應進行規范、科學的功能鍛煉,控制體重,避免摔倒及高強度活動,防止加劇關節磨損,或出現關節脫位及關節周圍骨折等并發癥。
作為一名醫生,陳繼平以守護群眾健康為己任,用實際行動踐行醫者初心,用恪盡職守詮釋使命擔當,最終贏得患者的信賴和好評。正是這份信賴,也讓他收獲了從醫路上的滿園芬芳。
健康提醒
怎樣鍛煉防關節損害?
陳繼平主任建議: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要走過遠的距離,可選擇踩自行車運動或躺在床上時雙腿騰空踩自行車,這種持續而緩慢的被動運動,可以刺激關節滑膜組織分泌透明質酸,營養和潤滑關節。看電視的時候可以雙手順時針按摩膝蓋,幫助關節處活血。日常飲食多補充鈣,食用豆漿、牛奶、水果、蔬菜等,服用鈣片也很有必要。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