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張女士近年來膝關節經常會酸酸脹脹的難受,但是過幾天腫脹一消退就又好了,因此也沒太在意。全家人一起出去玩了7天回來后,張女士的腿就邁不開步了,膝關節腫得像饅頭一樣。這下她急了,趕緊來向醫生求助。
徐州市中醫院骨科的時超副主任中醫師幫她做了初步的檢查后推測是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為了保險起見,讓她去拍了張片子,拍片的結果證實了推斷。張女士膝關節腔內有2個游離體,同時,關節邊緣也已衍生出了很多骨刺,不過,張女士膝關節的病變還沒有到十分嚴重的地步。
據時主任介紹,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的關節疾病。正常的膝關表面有一層很薄但十分耐磨的透明軟骨。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由于其體內激素水平下降,會引起膝關節的透明軟骨退化、萎縮,再加上一些輕微的損傷,這層透明軟骨上便會開始“銹跡斑斑”,形成諸如骨刺等衍生物,妨礙關節的正常使用。而由此過量滲出的滑膜液則會引起關節的進一步腫脹、疼痛。
像張女士這種情況,她膝關節的滑膜液雖然有滲出,但關節腔內間隙還好。因此,還可以正常地行走,只是比較吃力。不過,雖然還沒有惡化到手術的程度,但膝關節的退行性病變是不可逆的,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保護,那么她的膝關節將完全喪失行走功能,最終不可避免地面臨手術。
首先,日常生活習慣一定要注意。像張女士那樣運動過量后膝關節產生彌漫性的腫脹,其實這是滑膜液滲出后積在關節腔中,因代謝不暢、回流減少,液體越積越多,由此發生腫脹。休息3~5天左右,相對吸收慢慢增加了,滑膜液就減少了,腫脹也就慢慢地好了。建議張女士平時戴上彈力強一點的護膝,把關節緊固住后滲出會相對少一些。建議采用本院自制金黃膏、活血消腫膏等外敷,注意休息,待滑膜滲出液吸收后,再配合抗骨質增生液做中藥離子透入。天氣變化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肩關節及膝關節處。夏天吹空調時也一定要注意保暖,對女同志來講,冬天則千萬不能穿裙子。生活要有規律,不要空閑的時候搓麻將一坐一個通宵。
“如果膝關節的病變已經影響走路了,那么適當地采取治療還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時主任解釋道,“注射玻璃酸鈉的作用等同于向關節腔內注射潤滑劑,一般來說保養得好的話,治療后一個關節能保持半年到一年,之后可以重復打。消炎鎮痛藥偶爾也可以服用,但是對胃腸道會有刺激,容易引發潰瘍等疾病。當然,如果膝關節的病變到了使你寸步難行的程度,那么接受膝關節置換術還是很有必要的,手術可以極大地改善膝關節的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另外,對于膝關節病變的患者來說,調節好心態也很重要。如果一味地向人家健康者看齊,逞強去做一些不適合自己的運動,那么后果只會使得病變越來越嚴重。
對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而言,不管使用什么藥,都無法使得病變逆轉。因此不要盲目地吃藥。對于補鈣也千萬要注意,人體平時正常的飲食是比較均衡的,注意飲用高鈣奶,如果懷疑缺鈣,可以做一個骨密度測定,根據醫生的建議適當補充。
本期專家:時超, 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骨傷專業,曾在上海六院創傷骨科中心進修,系統學習創傷骨科理論,擅長四肢長管狀骨骨折手法復位及手術治療,對脛骨平臺骨折、PILON骨折、跟骨骨折的等關節內骨折手術治療得心應手,對脊柱、脊髓損傷早期手術及保守治療積累一定臨床經驗;對膝關節疾患有一定研究,能夠根據病情辯證施治,對髖膝關節人工置換手術治療頗有體會。擅長采取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等慢性腰腿疼痛,利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骨科雜病頗有心得。
專家咨詢電話:0516-85707122、83909605,1381329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