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就醫信息:我們常說,醫學是有局限性的,但追求科學進步的腳步卻永不停歇。近日,徐州市中醫院泌尿外科成功解鎖新技術——AI融合成像導航下引導前列腺穿刺活檢術。該技術處于徐州領先水平,也標著我院前列腺癌早期診斷工作進入人工智能時代。
前列腺穿刺作為診斷前列腺癌的主要方式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傳統穿刺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病灶較小的患者,容易造成漏診,使一些早期患者延誤治療,錯過手術根治的機會。
“AI融合成像導航下引導前列腺穿刺活檢術”,為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異常患者進行精準靶向穿刺,減輕反復穿刺的痛苦,提高了診斷效率。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異常 懷疑前列腺癌
77歲的劉先生在當地醫院體檢發現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異常,遂來到徐州市中醫院泌尿外科就診。
入院后行前列腺磁共振檢查,發現前列腺外周帶異常信號,考慮前列腺癌可能性大。但病灶較小,傳統穿刺需要更多的針數,但仍有漏診可能,且劉先生長期肺心病病史,基礎情況較差,經直腸穿刺,一旦出現感染,患者可能面臨巨大風險。
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鄭典寶團隊綜合考慮,決定進行AI融合成像導航下引導經會陰前列腺穿刺活檢術。
劉汀副主任醫師精準無誤的在三維定位下穿刺到臨床懷疑的腫塊,利用更少的穿刺針數,更高的概率穿刺到腫瘤組織,更有效的避開穿刺中的周圍器官損傷,減少出血、感染風險,手術順利開展,術中及術后無明顯不適,術后病理確診為前列腺癌。
“融合靶向穿刺”的優勢和適用人群
鄭典寶主任介紹,隨著醫療技術和設備的進步,實時的融合穿刺技術已經逐漸走入臨床。“融合靶向穿刺”是將磁共振圖像與經直腸超聲圖像關聯融合,在AI輔助電磁導航引導下,針對可疑病灶進行追蹤、精準的靶向穿刺,3D可視化針尖識別+雙平面高清探頭,防止誤傷尿道、直腸、精囊引起 血尿、便血、血精、術后感染等。
此項技術適用于以下幾種患者:
1.臨床及核磁檢查高度懷疑前列腺癌,超聲檢查陰性的患者;
2.患者耐受程度較差,需減少穿刺針數;
3.影像學檢查多點病灶或者兩種影像學診斷不明確或不符合的患者;
4.傳統穿刺活檢后病理陰性,仍然高度懷疑前列腺癌的患者。
預防前列腺癌 定期化驗PSA
專家介紹,前列腺癌發病主要是老年男性,小于50歲的非常罕見,發病中位數為72歲,高峰期為75-79歲。
在前列腺癌早期,由于腫瘤起病較為隱匿,生長較為緩慢,所以大多數前列腺癌患者無明顯癥狀。早期前列腺癌的發現靠的是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早期預警,50歲以上中老年男性每年定期化驗PSA是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基礎。PSA陽性的患者應該去正規醫院專業的泌尿外科門診進行進一步的診斷,根據具體情況,多半將會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
專家提醒,前列腺癌的內源性患病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種族和遺傳性,外源性患病因素為高動物脂肪飲食。負相關因子為番茄紅素、陽光暴露、綠茶等,有研究結果顯示番茄和其他含番茄紅素的食物對預防前列腺癌可能有效。平時要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加強鍛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