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级大片免费观看-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欧美一级第一免费高清-午夜h片-午夜h视频

“孫氏內科”一門五代從醫,四代名醫——專訪“全國名老中醫藥傳承指導老師”孫鳳霞

  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資訊:孫鳳霞現在每周三個上午在徐州市中醫院名醫堂坐診,“導醫的同志說我今天上午看了57個患者。”望聞問切,一個環節都不能少,為57位求醫者診療,需要孫鳳霞從名醫堂早上開門應診一直到中午送走最后一位患者,整個上午都必須全神貫注。“患者大老遠地趕來不容易,要對得起每一位患者。”孫鳳霞教授說。

  “世以醫為業”

  曾祖父是光緒御醫,爺爺是民國名醫

  孫鳳霞出身中醫世家,“孫氏內科”一門五代從醫,四代名醫:曾祖父孫華麟是清朝太醫院御醫,祖父孫岱松是民國名醫,父親孫幼松曾在云龍區醫院、民政局醫院中醫科工作,女兒黃焰是徐州市中醫院呼吸科副主任中醫師、副教授,女婿劉峰林是徐州市中醫院腫瘤科主任、副主任中醫師、副教授。

  孫華麟原籍山東泰安,在家傳中醫的基礎上,針對北方氣候干燥、腸胃病多發的實際,專攻脾胃功能的中醫調養,創立了“孫氏內科”流派。功成名就之后的孫華麟在光緒初年來到徐州,在文亭街中興巷7號掛牌行醫。

  光緒帝在位時曾屢次征召名醫入宮。孫華麟由于在內科方面的成就,被徐州知府舉薦到太醫院。清《清實錄》(1908年10月21日)記載:“上疾增劇……諭令各省將軍、督撫,保薦良醫。”可惜的是光緒肝腎陰虛,脾陽不足,氣血虧損,臟腑功能全部失調,“調理多時,全無寸效”。辛亥革命后,御醫們散落民間,孫華麟回到徐州。“太爺爺回來的時候,把被子都帶回來了。在家里繼續開診所,什么內科雜癥都看。”孫鳳霞教授說,“當時我們家有兩塊匾,一塊寫著‘世代仁術’,是太醫院送的,另一塊小一點,寫著‘大醫精誠’四個字,是當時看病的群眾送的。文革時‘破四舊’,衛校的紅衛兵跑到我們家把兩塊匾都砸了。”

  孫岱松生于1884年,作為民國名醫,他的事跡多見于《徐州市志》中。“解放前,祖父、父親一直在家行醫,不賣藥,只開處方,患者到市內廣濟堂、春發正、祥順成等中藥房去買藥。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不論職位高低,爺爺都一視同仁。爺爺常幫弱勢群體的患者,不要他們的掛號費,沒錢取藥,爺爺就掏錢給窮人,講不要他們還錢,去取藥吧,只要病好了就行了。他們行善積德、治病救人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孫鳳霞說,“爺爺民國時名氣就很大。解放后公私合營,我們家的房子都交給了國家。爺爺先在第六聯合診所,后來到了二院(徐醫附院)中醫科。”1962年,78歲的“中醫師”孫岱松被評為徐醫附院“先進工作者”。1976年,一代名醫孫岱松離世。

  孫鳳霞教授說,她從小就跟著爺爺孫岱松學寫字、抄方子,“1956年,爺爺進入徐醫附院工作,原來在老家泰安行醫的父親孫幼松這一年也來到徐州,先是在大馬路286號掛牌開診,后來又到了云龍區醫院、民政局醫院。”現在年齡超過70歲的老一代徐州人都還記得孫幼松的名號,作為“孫氏內科”的第三代傳人,他當時也是徐州名醫。

  “作為‘孫氏內科’第四代傳人,從小耳濡目染和祖輩的耳提面命,讓我比一般中醫人有先天的家學優勢。‘醫者仁心’,醫務工作者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從開始學醫第一天起,我就下決心刻苦學習,該背誦的背誦,該記憶的記憶,對技術要精益求精,一定要做一個像我爺爺一樣受人愛戴的名醫。”孫鳳霞講述著,“甘草反甘遂,藜蘆反人參”“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隨口就背誦出《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歌》,“《黃帝內經》原文,我現在也能背誦,是當時爺爺教我背誦的。”

  醫者的擔當

  在重大流行性疾病面前,“孫氏內科”沖在前

  

       1961年8月,孫鳳霞從徐州市第五中學高中畢業后,即到徐州市中醫院工作。“半工半讀,上午在中醫學習班上課,教材是當時北京、南京中醫學院等五家院校合編的教材,共18門功課。下午到門診跟內科名老中醫楊士廉、陳德初、陳繼曾老師抄方、書寫病歷。在中醫學習班學習5年,出來以后是大專。”孫鳳霞說。

  1968年,響應毛澤東主席“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6·26指示,孫鳳霞主動要求下派到連云港贛榆縣青口鎮、石橋鎮的沙河村、九里村當起了“赤腳醫生”。“在贛榆總共一年時間,當時徐州市中醫院和徐州市保健院的醫生共10余人分在一隊,醫療隊和農民吃住在一起??吹睫r村缺醫少藥、經濟貧困,我給他們開單方,驗方,開小方,利用針灸、推拿治病,花很少的錢就能把病看好,很受歡迎。要說艱苦,確實艱苦,交通非常不方便。1970年,我自己家里有孩子,后來又被派到徐州市郊區,巡回醫療,在下淀農村服務了一年。”孫鳳霞說,醫生就是要為人民服務,哪里需要就到哪里,這沒什么可說的。

  談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孫鳳霞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緊張的時候,我的兩位傳承人女兒黃焰、女婿劉峰林一直堅持臨床工作。女兒黃焰是年初第一批徐州市新冠肺炎治療專家組成員,一直在傳染病院上班,有時還到縣區睢寧、沛縣等地進行會診工作,有時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

  關鍵時刻顯擔當,是“孫氏內科”的傳統。“民國時期,徐州多次暴發‘天花’‘菌痢’‘疫痢’等疫情,爺爺孫岱松等名中醫都參加了救治。他雖然已病故40多年了,人們還沒忘記他們的事跡。”《徐州市志》記載:“民國時期,徐州多次疫痢流行,中醫張香谷、徐蔚亭、孫岱松等均參與救治,……于20年代為徐州中醫中藥學術的主流傾向之代表。”孫岱松在現存檔案“自傳”里提到,“1900年學醫種痘,……徐州道臺袁大化派我到邳縣去點牛痘,4個月返回徐州,上(跟隨)醫學教員胡愛山(二十世紀初徐州名醫),隨學隨行醫。”從受道臺袁大化指派到邳縣“點牛痘”,到和其他名中醫一起救治“麻疹”“疫痢”病患,在重大流行性疾病面前,孫岱松表現出了醫者的擔當。

  “中醫是國粹,有數千年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歷來十分重視、扶持發展中醫藥事業,徹底改變‘西醫在朝,中醫在野’的局面。尤其在2003年‘非典’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解放前不是這樣。1929年2月,南京政府衛生部召開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會議,通過了余云岫等人提出的‘廢止舊醫(中醫)以掃除醫藥衛生之障礙案’。消息傳出,全國為之震動,中醫界在全國掀起聲勢浩大的反廢止風潮。我爺爺親眼見證了‘廢止中醫案’事件,徐州市中醫界公推周惟曾等人去上海參加赴南京請愿團請愿。我爺爺也參加了,1961年我剛到徐州市中醫院上班時,他老人家就給我講述,講得很詳細,通過請愿、斗爭,徐州中醫界得到前所未有的繼承和發展,行醫由坐堂、掛牌行醫等方式,發展到創立‘中醫聯合診所’‘國醫研究所’傳授中醫理論,參與組織了‘中醫師公會’,促進了徐州中醫的發展。”

  史料記載,1929年3月17日,全國17個省市、242個團體、281名代表在上海召開全國醫藥團體代表大會,成立了“全國醫藥團體總聯合會”,組織請愿團向南京國民政府請愿,要求立即取消“廢止中醫案”。南京國民政府不得不聽從民愿,取消“廢止中醫案”。為了紀念抗爭的勝利,3月17日被定為“中國國醫節”。

  “神仙手眼,菩薩心腸”

  從醫59年,至今堅持門診,參與會診

  

       “1980年初,我迎來了中醫事業發展中一次重要的機遇,那年江蘇省在南通市中醫院舉辦第一期中醫臨床進修班,我以最優異的成績進入該院學習進修一年。導師有國醫大師朱良春老師,名老中醫陳繼明老師、姚雨晨老師。朱老每周一、三、五上午上門診帶我應診,我看完病后隨時給我批改試診本,隨時給我講他常用的經驗方藥,對疑難病的診治訣竅他更是傾囊相授。1981年畢業時,他把他寫的《章次公醫案》一書送我。陳老每周二、四上午帶我上門診,也是隨時批改試診本,傳授經驗方藥,所以我臨床提高很快。姚老有空時也帶我試診,他是婦科,所以天數少些。40多年前老師批改過的試診本,我現在還保存著。”孫鳳霞說,“1982年初,朱老到連云港講學,頭一天他在南通就給徐州市中醫院院長徐福棠打電話,囑咐徐院長,一定安排孫鳳霞去連云港聽課,當日我和胡佩華主任一道去連云港聽課。講完課后,朱老又單獨和我談半個多小時,像叮囑他自己的女兒一樣,告訴我不光看門診、查病房,千萬要注意總結經驗,科研、教學一起抓,多寫文章送雜志發表,技術職稱也該準備提高。他還把他寫的《蟲類藥物的臨床應用》一書送我,用毛筆簽的名。”

  在臨床工作中,孫鳳霞教授在傳承的基礎上融合創新,研制了多種方劑:胃?、裉柗?、胃病Ⅱ號方、胃病Ⅲ號方,治療萎縮性胃炎、胃癌前期病變等療效顯著;美容祛斑Ⅰ號、Ⅱ號,養顏祛斑Ⅰ號、Ⅱ號,也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孫鳳霞教授說,國醫大師朱良春把“神仙手眼 菩薩心腸”當做座右銘,“老師說中醫不僅是一種謀生手段,更是一種仁術,問診要細心,不能不耐煩。”

  

       行醫59年,孫鳳霞教授一直堅守在臨床一線,“現在我每周一、二、四上午在名醫堂坐診,許多病人都是慕名而來。有時候,相關科室也喊我去會診,最近我到神經內科病房會診,該患者是一名植物人患者,長期臥床,腎功衰竭,四肢浮腫,‘雙下肢按之窅(凹陷)而不起’,診其脈沉細而無力,囑予中藥小青龍湯化裁水煎服日兩次,鼻飼服用。另囑患者家屬用鯉魚整條(一斤左右),去鱗甲、內臟、不放鹽、文火煮服玉面湯為宜,鼻飼少量,日三次。再囑用甘松30g、少椒目30g,水煎外敷患處,日三次。半月后該患者四肢浮腫已消,諸恙均減,患者家屬倍感欣慰,表示感謝。鯉魚消水有殊功是有文字記載的:晉代葛洪《肘后備急方》用鯉魚的處方數處,多用鯉魚消水。唐代孫思邈亦倡之,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濟總錄》均有鯉魚為主藥的消水方劑,內容精湛,足資效法。”孫鳳霞教授說,“我在內科工作將近60年了,不論在門診、病房、急診值班、科研、教學等方面,都能堅持干一行愛一行,不忘初心,對患者真情關懷,為病人親情化服務,對技術精益求精,在黨的領導培養下使我不斷進步。”

  孫鳳霞教授說,徐州市中醫院1956年11月21日建院,在彭城路384號,那時只有內、婦、兒、針、痔漏五個科室,日門診量只有百余人次,床位20張。“1957年3月,由彭城路搬到富國街28號?,F在徐州市中醫院是三級甲等醫院、江蘇基本現代化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有職工1300多人,床位1200張,日門診量達到3000多人次,有門診樓、病房樓、醫技樓、檢驗室、生化室等,我數不清;進口大型設備、CT、核磁共振等,和西醫院一樣齊全?,F在國家越來越重視中醫發展,群眾越來越信任中醫,中醫發展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時代,我們中醫院一定會越來越好。”“我是‘孫氏內科’第四代傳人。想想‘孫氏內科’150多年來的歷程,我就一句話:中醫發展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時代,我的祖輩沒遇上,我遇上了。”

  名醫名片

  孫鳳霞

  江蘇省名中醫,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五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學術經驗傳承指導老師,孫鳳霞全國名老中醫藥學術經驗傳承教育工作室導師。

  出身中醫世家,通曉中醫經典,“孫氏內科”第四代傳人,師從國醫大師朱良春,深得其真傳。行醫59年,對內科消化系統疾病,造詣頗深,尤其對食道炎、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結腸炎、消化道出血等及內分泌失調所致的黃褐斑、痤瘡等,有獨特的治療經驗,治愈了許多疑難雜癥,在淮海經濟區久負盛名。

推薦閱讀
相關推薦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超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 黄色一级视频网站 | 高清对白精彩国产国语 | 九九久久久 | 国产久草视频在线 | 久久免费公开视频 | 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色 | 国产一二区视频 | 毛片a区 | 国产成人盗拍精品免费视频 | 岛国a视频|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广告 | 九色国产 | 国产欧美久久久另类精品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国产黄色a三级三级三级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男女乱淫真视频免费观看 |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午夜 | 国产日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 国产小视频在线看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不卡在线播放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 久久蜜桃视频 | 国产牛仔裤系列在线观看 | 国产日本亚洲 | 国产 欧美 日产久久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88v | 国产美女作爱全过程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影院 | 久草影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