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資訊:徐州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中醫師林濤一家三代中醫人,其爺爺也是徐州市中醫院的老中醫,以下是他的征文內容——
我家從爺爺開始三代從醫,算是中醫世家。小的時候,爺爺是徐州市中醫院的老中醫,父親在賈汪區的礦務局醫院中醫科工作,每到周末,父母都要帶著我去徐州的爺爺家。每到這個時候,都是童年最快樂的時光。
爺爺家的書房里,有著數不盡的圖書,雖說大部分是專業的醫書,也有很多名人傳記,野史故事,讓我流連忘返。當時最吸引我的,就是書桌上的華佗石像了。
華佗石像三尺來高,消瘦而堅毅的面龐,執著的眼神,把一代名醫華佗勾畫的栩栩如生。當時正是三國熱,爺爺趁機給我講起了神醫華佗的故事,各種妙手回春的小故事,讓我如醉如癡。
“華佗,不僅僅是一位傳統的中醫,他還是一位有著創新精神的大家。”爺爺說:“他的麻沸散,開創了外科的先河,這是我們中醫的驕傲。”爺爺對神醫華佗的推崇,讓我對華佗,對中醫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每當我興奮的講起華佗,父親卻經??嘈?。后來有一次他對我講起,爺爺不僅僅在家有一個華佗石像,為了宣傳華佗,宣傳中醫,他還勸中醫院修了一個大的華佗石像。熱心的爺爺,去徐州市博物館找了工藝美術大師雕刻了石像,而題字,是他去北京請李可染大師題寫的。不僅僅出力,為了籌集修石像的資金,爺爺還自己捐了半年的工資。當時家里經濟不好,爺爺的舉動,讓父親還是有點意見的。
爺爺很高興我對華佗有興趣,還興致勃勃的帶我去中醫院參觀。開闊的廣場上一尊華佗石像屹立著,目光堅毅,凝視遠方。
“看,這里都是捐款單位的名字,個人捐款只有一個人名,就是我。”爺爺指著他的名字,高興得像一個孩子。
“華佗是一代名醫,我以后也要像華佗一樣,做一個中醫。”我說。
“好好好,我孫子也要成為一名中醫。”爺爺高興壞了。
當時的父親對華佗石像不以為然,對中醫也僅僅是當成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并沒有很多激情。這種想法多多少少影響了我,后來當我考上南京中醫藥大學,成為一名中醫學生的時候,早就沒有了當年的豪情壯志,也是把中醫當成自己將來的職業。
父親的變化從爺爺去世以后開始,當時我已經在徐州市中醫院工作了。有一次他來看我,我們一起去看華佗石像。“這是你爺爺的心血,他的信仰。”父親說:“你爺爺一直想把中醫帶向世界,他總是說,中醫不僅僅是傳統的,還應該是世界的。”
當時的他即將退休,沒有選擇在家休息,父親毅然決定遠赴英國,在那里開診所。
當時的我對他的決定很不理解,他卻說:“我要把中醫帶向世界,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華佗,知道中醫。”
就這樣,父親在英國開診所,一干就是十幾年。在那里,他結識了很多新朋友,開展了自己的事業。但是逢年過節,我和父母相距千萬里,還是異常的思念。
2020年新冠疫情,已經從醫十幾年的我參加了抗疫工作,在一線治療新冠患者。陌生的病毒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并沒有讓中醫人迷惑。我們很快熟悉了病毒的感染方式,發病特點,采用相應的治療手段。國家和江蘇省都出臺了中醫指南,提倡中醫參與。在一線,我和西醫同行們并肩作戰,并且用中醫良好的療效,取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推崇。“中醫不僅僅是傳統,更是一個不停創新的科學。”我說:“兩千年前我們的名醫華佗就開始了外科手術,現在的中醫是暫時落后了,但中醫一直在奮起直追。”
這個時候我才真正的理解爺爺父親的舉動和選擇。中醫需要傳承,需要信仰,需要一代一代的中醫人為之奮斗。
這種傳承,這種追求創新,永不停歇的精神,才是中醫的精髓。
我又回到了華佗石像身邊,他的眼睛永遠望向遠方,一尊華佗像,集聚了我們三代人的執著。那就是,中醫,永遠向前。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