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干擾素雖然是目前治療丙肝的唯一有效藥物,但并不是任何一位丙肝患者都可以使用。α-干擾素對急性丙肝療效較好,及時治療,可以防止急性發展為慢性。但由于丙肝不易察覺,等到發現求治時,一般已轉為慢性丙肝。凡臨床診斷為慢性丙肝的患者、年齡在18歲~60歲、谷丙轉氨酶(ALT)增高在正常值上限的1.5倍以上、抗-HCV和HCV-RNA均為陽性,是應用α-干擾素治療的指征。肝活檢顯示纖維化與中等程度炎癥和壞死,發展為肝硬化可能性高的患者,亦可用α-干擾素治療。劑量一般為3毫國際單位,每周皮下注射3次,療程6個月,即可取得明顯療效。停藥6個月后,轉陰率仍可達41%。
臨床已診斷為肝硬化的患者,不宜服用此藥;僅抗-HCV或HCV-RNA陽性,谷丙轉氨酶正常的患者,也不應使用α-干擾素。因為谷丙轉氨酶正常的患者使用α-干擾素后,由于免疫調節作用,會改變宿主免疫反應與病毒復制之間的平衡,約有半數患者可出現谷丙轉氨酶異常。僅谷丙轉氨酶不正常,肝組織學改變程度較輕,進展為肝硬化較慢者,是否應用α-干擾素,應區別對待。
閱讀下一篇
蒙脫石散服用時間不同作用不同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