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心理中心專家介紹:據調查顯示,我國亞健康人群發生率在45%—70%之間,發生年齡主要在35—60歲之間。人群分布特點為:中年知識分子和從事腦力勞動為主的白領人士、領導干部、企業家、影視明星是亞健康高發的人群,青少年亞健康問題令人擔憂,老年人亞健康問題復雜多變,特殊職業人員亞健康問題突出。
亞健康有五大危害:
1.亞健康是大多數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狀態,大多數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從亞健康人群轉入的。2.亞健康狀態明顯影響工作效能和生活、學習質量,甚至危及特殊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業人員和競技體育人員等。3.心理亞健康極易導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殺和家庭傷害。4.多數亞健康狀態與生物鐘紊亂構成因果關系,直接影響睡眠質量,加重身心疲勞。5.嚴重亞健康可明顯影響健康壽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殘。
針對亞健康的成因和危害,必須強化自我防護,牢記預防亞健康的“十字方針”:
1.“平心”,即平衡心理、平靜心態、平穩情緒;2.“減壓”,即適時緩解過度緊張和壓力;3.“順鐘”,即順應好生物鐘,調整好休息和睡眠;4.“增免”,通過有氧代謝運動等增強自身免疫力;5.“改良”,即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從源頭上堵住亞健康狀態發生。
短評:
亞健康不是市場“標簽”
近年來,“亞健康”概念伴著新的健康理念脫穎而出,一時間似乎成了一種市場促銷的標簽,各種亞健康機構和亞健康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什么“亞健康檢測中心”、“亞健康門診”、“亞健康××產品”等等,舉不勝舉。
然而,熱鬧現象的背后卻是,由于亞健康概念尚未厘清,就過早進入市場,受到炒作,迅即被商品化和產品產業化,使得許多商家連亞健康是什么都沒搞清楚,便打著亞健康的“標簽”,四處兜售所謂的亞健康服務和產品了。這給很多人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亂,對亞健康概念產生了不好的印象。亞健康來了,人們的認識卻亂了,擔心多了,健康反而沒保證了。這就使得亞健康在很大意義上成了一種市場行為的標簽,而不是科學的概念。
對此,醫學保健和健康教育專家認為,應當盡快從國家層面組建頂層學術研究機構和行業平臺,打造專業研究隊伍和科研組織,研究統一亞健康概念、內涵、界定范圍及其他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最終形成統一的亞健康評判標準和規范提供理論依據;有關部門應當以提高人的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為目標,協調、組織開展亞健康流行特征調查分析,研究相關干預方案和措施,為制定全民健康促進計劃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專家們強調,亞健康不是市場“標簽”,亞健康研究是一門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