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醫大附三院: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1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約”,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小崗村也成為中國改革史的第一個“地標”。6月16日,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的開展,徐醫大附三院組織部分中層管理干部、科主任、護士長赴小崗村參觀學習,感悟小崗精神,重溫改革歷程。
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沈浩精神起源地、中國幸福村、中國鄉村紅色遺產名村、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它以不到百米的海拔標記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精神高地;18位農民,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契,按下紅手印,從那一刻起,中國農村改革開放釋放出了原初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踏上了日新月異的偉大征程。
在小崗村,徐醫大附三院管理干部、科主任、護士長沿著寬闊平坦的“改革大道”和“友誼大道”,參觀了大包干紀念館和“當年農家”,伴隨著解說員娓娓道來的講述,大家學習和領會了大包干發展歷程和“敢想敢干、敢為天下先”的小崗精神,無不真切地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小崗村發生的歷史巨變。隨后,全體同志瞻仰了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認真聆聽了沈浩同志生前的工作生活事跡的介紹。陳列館里的照片、沈浩同志的遺物都記錄了在小崗村的六年沈浩同志為了這片土地和人民嘔心瀝血、廢寢忘食的工作歷程,大家感受了沈浩同志 “對黨忠誠、一心為民;扎根基層、無私奉獻;改革創新、勇于開拓;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的沈浩精神。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考察時指出“小崗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看了讓人感慨萬千。實踐證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時序流轉,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徐醫大附三院現在處于艱難生存求發展的特殊時期,我們踏尋改革足跡,重溫小崗精神,從其波瀾壯闊的偉大變革中汲取力量,必將激勵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踏上附三院改革的征程。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