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醫附三院頻道:(張澍 報道)近日,全程導醫網采訪了徐醫附三院血液凈化中心吉強主任,就該院血液凈化中心開展的復雜血管造瘺術展開訪談。吉主任從何謂血管造瘺術、目前手術開展的幾大難題和血管造瘺的意義幾個方面,為大家做了深入淺出地講解。
眾所周知,血液透析是治療尿毒癥等嚴重腎臟病的最佳方案,而成功的血透則需要良好的血管給予輔助,如果血管先天條件不足該如何實施?這種情況下就要輔以“血管造瘺”,打通動靜脈,為之后的血透架起一座穩固的橋梁。
作為徐醫附三院血液凈化中心領頭人,吉強主任在“血管造瘺”方面頗具造詣,越來越多的尿毒癥患者從中受益。
血管造瘺術為血液透析“牽線搭橋”
據徐醫附三院血透中心主任吉強介紹,一些患有尿毒癥的患者,需要長期進行血液透析,而建立和維持有機能的血管通路則是血液透析的先決條件。血管造瘺術是運用血管技術人為的建立一條動靜脈之間的短路,為血液透析提供長期而有效的能進行體外循環的血管通路,即提前為血液透析做好準備。血管造瘺術的成功與否,將直接關系到患者日后透析質量的好壞。
吉強主任介紹,“血管通路”是患者做透析時的必備條件,我們需要保證血液正常流量的情況下把患者的血液引出來。所謂“動靜脈造瘺”就是把動脈和靜脈打通,形成一個短路,相當于把動脈延長,靜脈是其延長路,由于動脈的血流量和壓力都比靜脈大,可以給靜脈施加壓力,那么靜脈的血流量、壓力包括川流度也會隨之變大,也就是醫學上常說的“靜脈動脈化”,由此形成一條良好通暢的血管,為血液透析“牽線搭橋”。
專業團隊攻克血管造瘺術的三大難題
吉強主任表示,血管造瘺術聽起來簡單,但操作起來卻非常難,具體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患者的血管條件是決定手術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前臂遠端(即手腕部)橈動脈和頭靜脈直接吻合是透析患者首選的長期血管通路,也被稱為“第一級血管通路”。在手腕部,除了橈動脈和頭靜脈,還可視情況選擇橈動脈和貴要動脈、尺動脈和貴要動脈、尺動脈和頭靜脈這三處實施手術。雖然動靜脈可選擇,但如果患者年齡較大,很有可能存在血管壁瑕疵、血管窄甚至動脈硬化等較差的血管條件,這種情況,既要保持一定血流量,又要在兩側前臂找到相吻合的血管,就是難上加難,如果執意給先天血管條件差的患者做手術的話,那么只能保證血管的吻合和通徹,卻不能保證后期的血流量。換句話講,這種情況下做的手術只能保證前期的成功率,有可能幾年之后,血管的結構會受到破壞,導致前期手術失敗,雖說可以進行二次手術,但是此時血管較之從前會更狹窄,處理起來會更困難。
吉強主任表示:“患者血管條件差,如果非要選擇最簡單的橈動脈和頭靜脈處手術的話,就算專家經驗再豐富也不會保證手術的成功率。既然患者血管條件是不能改變的,那我們就要采取異位的方法,在其他條件較好的位置實施手術,舍棄“第一級血管通路”,把手術位置后移至肘部肱動脈處。由于肱動脈更靠近心臟,血管會更粗,則更有利于手術的實施,從而加大血管造瘺的成功率。在肘部可根據患者血管條件選擇肱動脈和貴要動脈、肱動脈和頭靜脈、肱動脈和肘正中靜脈三種情況實施造瘺術。
除了手腕部和肘部,還可在踝部和大腿內側尋找合適的血管進行血管造瘺,但是這兩個位置普通患者幾乎不會涉及。
第二,血管移植。有一些患者血管條件不滿足血管造瘺標準,兩側前臂都找不到適當的自體血管可做吻合,便可以從身體其他部位采集血管,最常用的是下肢大隱靜脈,接到動脈和靜脈的兩端,以起到“靜脈動脈化”的效果。
第三,人造血管。針對全身都找不到吻合血管的患者,就需要采用人造血管,手術方法和血管移植一樣,也能達到相同的手術效果。
完善血管造瘺術 任重而道遠
吉強主任強調,血管造瘺術的術前準備不能忽視?;颊咴谛g前可通過B超檢查來判斷血管的管徑、粗細、彈性以及柔韌性等情況,由此來斷定血管的吻合性和適合手術的部位。其次,術后應注意護理,做手術的肢體盡量不要活動,約十天至半個月之內即可拆線,一次血管造瘺一般可維持五到十年。
專業特長:在治療血尿、蛋白尿、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衰、頑固性心衰、嚴重低鈉血癥等方面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門診時間:周一、三、四、五上午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