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結核頻道:許多數據顯示,結核這一古老疾病近幾年又有重新抬頭、席卷全球之勢。目前全球結核疫情非常嚴重,WHO報道,全球有近1/3的人感染了結核菌,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大約2000萬,每年新發結核病人800-1000萬,結核病對我國的威脅也相當嚴重。徐州傳染病醫院主任醫師梁艷麗說,據統計全球有七分之一的結核病人在我國,結核發病率為全球第二,也是一個高負擔區。2008年我國肺結核感染人數達5.5億,患病率為367/10萬,涂陽率122/10萬;2009年1-9月最新報告全國共發現和治療肺結核75萬例,新涂陽34萬例。不僅如此,結核病再次成為人類的主要殺手,每年全球有300萬人死于結核病,在我國結核也成為傳染病死亡的首位原因。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引起結核又卷土重來?本文主要探討制約結核治療的幾個因素。
一. 結核治療管理不規范
1. 對結核缺乏正確的認識 包括臨床醫務工作者、患者及家屬都可能對肺結核病沒有正確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同時由于結核病特別是非典型結核病的診斷比較困難,以致部分病人錯診、漏診或者治療不當,造成嚴重的結核感染比如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等而延誤治療。還有些患者及家屬沒有意識到結核的嚴重性與危害性,不能堅持長期服藥、自行停藥,導致治療不規范,這是影響療效的重要因素。
2.結核藥物的副反應 結核化療要求4-6種藥物聯合應用,時間至少半年以上。但是多種藥物聯合應用副反應發生率比較高,比如消化道反應、肝腎損害、藥物過敏等,而且有的患者可能同時合并其他疾病比如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在治療過程中更加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徐州傳染病醫院主任醫師梁艷麗表示,一旦發生嚴重不良反應,這些患者經常自行中斷治療或者不得不停止治療。而多數副反應發生在治療的強化階段,很多患者還沒有治愈,甚至痰菌仍為陽性,但他們自覺癥狀好轉,可能認為治愈而依然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二.耐藥和耐多藥結核
治療管理不規范是導致肺結核菌基因突變而發生耐藥結核的主要原因。WHO報道新病人中10.2%的病人至少對一種抗結核藥物耐藥,耐多藥率1.1%;復治病人中18.4%的病人至少對一種抗結核藥物耐藥,耐多藥率 7.0%。WHO估計每年全球新出現30~60萬耐多藥結核病人,現有耐多藥結核病人可能達到100萬,其中大約四分之一的耐藥結核病人在中國。2000年數據顯示,我國結核耐藥率高達27.8%,初始耐藥18.6%,繼發耐藥46.5%;2007-08年全國耐藥結核病基線調查我國結核病病人中耐多藥率為8.32%,嚴重耐多藥率為0.68%,估算我國每年新發耐多藥肺結核患者12萬。徐州傳染病醫院主任醫師梁艷麗說,耐藥或耐多藥結核已經成為一種蓄勢待發的流行病,是困擾結核病控制工作的一大難題,而且由于儀器設備以及經濟等原因使得耐藥或耐多藥結核病的檢查和治療非常困難,更加重結核病防控的難度。
三.經濟原因
盡管在我國已廣泛開展了結核免費治療,許多經濟困難的患者得到了補助,但仍然有相當多的患者難以承受結核治療的費用,尤其是偏遠山區的農村患者,他們就醫困難,而且長期服藥,檢查項目多,費用高,這些也是影響結核治療的重要因素。
徐州傳染病醫院主任醫師梁艷麗上述影響因素,我們可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來突破這些制約瓶頸。
1.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培訓,更好的掌握結核病的診斷與規范化治療;加強結核病的歸口管理。
2.大力開展衛生宣教,特別是患者和家屬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結核病,不能隨意停藥或中斷治療。
3.規范治療,盡量減少耐藥的發生。醫務人員在治療前應詳細評估患者情況,合理選擇用藥,最大限度減少藥物副反應。患者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更換治療。
4.開展耐藥結核的檢查,懷疑耐藥時,盡快進行藥敏試驗的檢測,并根據結果調整治療法案。
5.加大對結核防治的投入,國家應提供安全、有效、副反應小而又價廉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