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發達國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發達的市場經濟要求社會成員必須具備這種精神和能力。
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到外邊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謀生路。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很多家庭還要孩子利用假期外出當雜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幫人鏟雪等。
在瑞士,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從小就著力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十六七歲的姑娘,從初中一畢業就去一家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家政工,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長期靠父母過寄生生活的人,會被認為沒有出息或可恥的。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么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上一個小背包。要問為什么?父母說:“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上學以后,許多學生都要利用課余時間在外邊參加勞動掙錢。大學生勤工儉學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里售貨、做家庭教師等掙自己的學費。 □新華
閱讀下一篇
請給與孩子微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