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解決大醫院擁擠不堪、小醫院門可羅雀的現象,根本辦法是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看病就醫新秩序。昨天,記者從江蘇省衛生計生委獲悉,2017年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力爭使縣(市)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層機構門診及住院服務量占比力爭達到65%。
案例:基層醫院做手術,大醫院醫生來麻醉
儀征市大儀鎮居民邵阿姨,需要做腹股溝疝氣修補手術。她沒有去大醫院,而是選擇離家最近的鎮衛生院。邵阿姨曾患癌癥,62歲了,心臟也不太好,手術風險很大,她為什么愿意去基層醫院呢?原來,蘇北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成立,蘇北人民醫院專家可以到衛生院實施手術。比如這次手術的麻醉工作,就是蘇北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高巨做的。
“要是在以前,還真不敢在鄉鎮衛生院做這樣的手術,現在大醫院專家來坐診就不害怕了。”邵阿姨老伴說,這里離家近,不僅照顧方便,還不用排隊、不用等病床,最重要的是,對比三甲醫院的收費,在家門口手術節省了不少錢。
其實,遠不止邵阿姨一個人得到實惠。2015年8月,蘇北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醫聯體)正式成立,高郵臨澤、儀征月塘、邗江方巷、廣陵湯汪等10個農村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加入。蘇北人民醫院通過選派專家固定坐診、教學查房、培訓帶教、雙向轉診等手段,努力實現“首診在基層、慢病有管理、身邊有名醫、看病價更廉、方便又快捷”的預期。
現狀:分級診療制度試點半年,初有成效
手術不用去大醫院了,平常的常見病,也愿意往基層醫院去了。
2015年11月21日,金壇市直溪鎮建昌村村民周師傅,從高處跌落受傷。上午10點32分,他在直溪中心衛生院住院拍片,通過遠程醫療系統上傳至金壇市人民醫院。26分鐘后,診斷結果和治療建議就傳回了直溪衛生院,病人不用往城里趕了。
“我們新建了住院大樓,區、鎮、村三級信息互聯互通,病人也愿意留下來了。”直溪中心衛生院院長劉尖兵說,“全院總床位120張,使用率已達到85%以上。”
省衛生計生委主任王詠紅介紹,去年7月,江蘇省醫改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在全省范圍內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新型醫療服務模式。2015年,省級扶持85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目前全省每個縣(市)都擁有一所二甲醫院,村衛生室覆蓋率和鄉村衛生機構建設達標率均達到100%,以街道為單位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現全覆蓋,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創造了條件。
目標:力爭明年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共有各種性質的醫療聯合體近170個。所有基層衛生機構都與上級醫院達成對口幫扶,建立穩定的雙向轉診關系。
有專家指出,分級診療制度建立之日,就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成功之時。江蘇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藍圖正在展開:以醫保政策為引導,以信息化為支撐,以醫聯體為紐帶,以慢病為突破口,以基層能力建設為根本,有序有力地推進分級診療工作。2015年全省推開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工作;2017年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力爭使縣(市)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層機構門診及住院服務量占比顯著提高;基層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力爭達到65%。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