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我國將用三年時間完成實施35項措施,提升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等,推動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今年年初啟動的“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擬用3年時間,通過35項措施,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過程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國家衛生計生監察專員周軍表示,行動計劃實施一年來,取得良好成效:
周軍:患者就診環境進一步改善;積極推進預約診療服務,有效分流就診患者。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平均值達到32.1%;“三調解一保險”的醫療糾紛預防處理機制作用日益突顯。2015年1到8月,人民調解處理醫療糾紛4.3萬起,調解成功率在85%以上。
此外,今年以來“患者不在醫院過夜”的日間手術初步推開,截止11月底,全國已有3000多家醫療機構推行日間手術,提高診療效率。對于全國多地近日霧霾頻發,是否會針對霧霾設置專門門診或專門的診療機構一事,周軍明確回應稱,目前暫不考慮:
周軍:從醫學上來講,正在研究霧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需要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所以從醫療機構來講,還得是需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要求,去相應的科室就診。從臨床的科室設置來講,應該是圍繞著能夠滿足任何一個機體的器官、組織和功能問題的就診。
衛計委新聞發言人熊煌表示,2014年我國的剖宮產率為35%,雖比2010年下降了10%,但比例仍然偏高。
熊煌:剖宮產率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剖宮產指征有所放寬、助產專業人員比較缺乏、自然分娩服務定價偏低、孕婦超重也非常突出,出生偏重的嬰兒量比較大、比重也比較高。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高齡產婦的比例會有所增高,另外發生孕產期并發癥的風險也會增加。
熊煌表示,國家衛生計生委目前已經在部分省份啟動了助產本科招生培養試點工作,并將通過推進“愛嬰醫院”復核、加強助產技術管理等,嚴格控制非醫學指征的剖宮產,做好孕婦的營養咨詢指導。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