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新聞:根據國家和省統一安排,推動盡快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降低人群新冠肺炎感染好發病風險,我市啟動12-17歲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并有序規范開展各項相關工作。
一、接種目標人群:
居住在我市的12-17周歲且身體健康狀況符合疫苗接種條件人群,應接盡接。
二、接種安排:
8月底完成12-17歲人群的首劑接種,9月份完成該人群的第二劑接種。
三、組織實施
1、落實各方責任。各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領導小組要統籌部署12-17歲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接種組織形式;指導各類學校采用家長會、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做好在校學生及家長的溝通告知、摸底統計、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在校學生接種率。
12-17歲非在校人群和應屆高中畢業生遵循屬地就近接種的原則。社區居民(村民)委員會要組織做好12-17歲非在校人群的摸底統計和動員工作,引導適齡人群主動接種、積極接種。
12-17歲在校學生原則上在學校所在地轄區接種點完成接種。各地衛生健康部門和教育部門應加強溝通,由教育部門提供各學校12-17歲學生具體數量及學校分布情況,并做好符合條件人員的宣傳發動和有序組織。衛生健康部門綜合考慮學生數量、接種點分布、學校所在地接種點接種能力,確定對應接種點,排定接種次序,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有序組織接種,必要時予以調劑。新入校的初中一年級和高中一年級學生由新錄取學校負責宣傳教育、溝通告知和摸底統計。中職院校該年齡段學生疫苗接種參照以上規定執行。
2、加強科普宣教。各相關醫療衛生機構要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疫苗接種的科普宣教;協助學校相關人員熟悉了解接種后注意事項、后續健康狀況觀察、處置建議等信息,全面保障在校學生接種后安全,配合學校開展適時適宜的校園心理健康教育,針對性做好心因性反應的宣傳科普,減少群體性心因性反應發生風險。
3、規范接種實施。接種人員要針對未成年人群特點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要求,規范接種,確保安全。合理 安排接種時間和接種場地,防止人員過多、擁擠,提前做好科 普宣教,降低未成年人心理應激程度。接種時嚴格遵守“三查七 對一驗證”和接種后留觀要求,規范接種組織實施。接種完成后, 做好接種相關信息的登記和報告,如有預防接種證,可將接種信息記錄在接種證上,同時做好免疫規劃信息系統內信息的合 并管理。12-17歲人群原則上應在監護人現場陪同下進行接種,接種前監護人應現場完成健康詢問表和知情同意書的簽字確認;監護人本人未完成接種的,接種點應動員監護人同步完成接種。
4、預防接種信息管理。12-17歲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流通和接種信息應嚴格按照《江蘇市預防接種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工作規范》要求,全程使用我市預防接種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新冠病毒疫苗管理和成人預防接種功能模塊,如實準確執行新冠病毒疫苗采購、配送、掃碼出入庫、咨詢告知、接種驗證、掃碼接種等電子核簽制度,準確記錄預防接種信息,安全提供預防接種服務,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接種信息外泄,確保疫苗最小包裝單位全程可溯源,全程可監管,全程可核查。同時,要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緊急使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得違規將收集的新冠病毒疫苗信息和受種者信息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或公開。
5、加強醫療保障。各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領導小組要針對接種期間可能會發生的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或其他意外事件,結合轄區實際,制定12-17歲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醫療救治保障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合理配置醫療救治力量。按照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急診急救人員駐點保障、有急救設備藥品、有120急救車現場值守、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救治綠色 通道的“四有"原則,做好醫療救治保障。同時做好群體性心因性反應的防范和處理,一旦發生心因性反應,要及時將發病人員帶離留觀場所、做好人員疏散,采取隔離、對癥、暗示療法,正面疏導、穩定情緒,防止恐慌心理蔓延。
6、強化風險預警。各地應針對未成年人接種后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發生和處置特點,增加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監測處置人員力量,提高監測數據質量和監測管理水平,及時發現并報告潛在風險或異常信號,并按照《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方案》要求,向縣級及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發現疑似疫苗相關死亡病例、同品種同一批號疫苗發生2例及以上嚴重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群體性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疑似疫苗質量問題等情形時,各相關部門應當依據《疫苗管理法》采取相關措施,及時報告處置,病情嚴重的要做好觀察隨訪,實施“日報告”,最大限度減少 事件對受種者的健康危害,確保接種安全。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