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重點專科:如果說醫生是救死扶傷的職業,那么口腔醫生就是把好百病“入口”最重要的一關,在口腔方寸之地,行大醫精誠之道。
成立于1995年的徐州市口腔醫院口腔種植中心,是國內較早成立的集醫教研于一體的口腔種植中心之一,多年來,科室以先進的醫療設備、精湛的醫療技術、舒適的診療環境,為每一位就診患者提供安全和優質的口腔醫療服務。每年完成種植手術4千余例,累計完成種植手術2萬余例,成功率達99.3%。

砥礪前行,不斷提高學科建設水平
在種植牙領域,只有不斷深耕創新、不斷鉆研進步,才能更好詮釋“專業”二字。近5年來,徐州市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不斷創新技術,精益求精,在省內率先實現自主設計打印數字化種植外科導板,并較早引進種植牙機器人,進一步提高了種植手術的精度,使科室的數字化種植水平達到省內領先、國內先進水平。
科室現為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委會常委單位、江蘇省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副主委單位、徐州市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主委單位,為淮海經濟區口腔種植診療中心。現共有醫護人員18人,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5名,全部為碩士及博士,中心裝備診位16個,配有專門的種植手術室4間。
科室擁有國際先進的種植手術機器人、三維數字成像CBCT、三維動態面部掃描儀、口內掃描儀、椅旁CAD/CAM、電子面弓、種植體周維護設備和數字化種植設計軟件及設備,開展美學區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無牙頜全口種植修復、數字化導板微創種植修復、上頜竇提升、各種骨缺損的修復重建、軟組織增量、角化齦增寬等診療技術,科室整體水平領先于淮海經濟區,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科室學科帶頭人王鵬來教授為國際口腔種植協會專家組成員(ITI Fellow)、中國白求恩精神研究會口腔醫學分會副會長、江蘇省口腔醫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先進個人、江蘇省勞動模范等。醫院成立了王鵬來勞模創新工作室,以勞模精神為引領,助推學科發展。針對目前數字化種植技術領域軟件高度依賴進口產品的現狀,王鵬來教授帶領團隊加強探索與研究,與企業合作研發國產口腔種植數字化軟件,填補國內空白。
近年來,科室獲得國家級科研課題2項,省級及市級科研項目18項;獲批中國整形美容科技技術獎1項、江蘇省新技術引進獎2項、江蘇省醫學科技獎1項、淮海科學技術獎3項、徐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徐州市新技術引進獎6項。

醫者仁心,專業診療每一位疑難患者
種植牙作為一項對于醫療技術水平要求很高的牙齒修復手術,對于口腔醫生自身的種植牙技藝水平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多年的臨床經驗,還要結合不斷發展與創新的前沿技術手段。
半年前,科室接診到一位外院轉診種植的高齡女性種植患者,這位患者的種植牙在外院經多次種植修復后均不舒服,舌頭活動受限,說話和進食均受到嚴重影響。患者多方打聽后轉診到徐州市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面對這樣一位疑難患者,主診醫師為了保留患者心中的那份希望,從原治療醫院找到原始資料,完善各項檢查,組織全科進行治療方案討論。同時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聽力衰弱、行動不便,精心為患者設計了治療方案,并在治療前用數字化手段對治療過程和效果進行了模擬。方案經過多次調整,并與患者充分溝通后實施,最終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患者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困擾她三年的問題終于解決了。
另一位種植牙患者,在外地接受種植牙手術后反復感染疼痛。由于處理難度大、風險系數高,稍有不慎易導致醫療糾紛,患者在本地多家醫院就診均被推諉。這位患者慕名來到徐州市口腔醫院種植科,在醫生的精心治療下迅速痊愈,患者被醫生高超的技術和良好的醫德深深感動,主動送來了錦旗感謝。
多年來,科室始終牢記“病人至上”宗旨,尊重患者,關愛每一顆種植牙。對于周邊轉診而來的疑難種植患者,科室會組織全科進行會診,甚至發起全院的多學科會診,為患者解決口腔問題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積極推廣規范診療,提高淮海經濟區種植診療水平
徐州和淮海經濟區周邊城市由于各種原因種植技術開展較晚,種植技術整體診療水平較北上廣等大城市稍有落后。作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徐州市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還肩負著推動本地區種植診療水平提高的重任。
為此,科室充分發揮學術引領作用,創立“徐口培訓”種植規范化系列培訓班,已培訓24批學員,超500人次的醫生接受了種植的規范化培訓,使更多的基層醫生開始掌握種植技術,造福更多缺牙患者。
近3年受疫情影響,線下的交流和學習越發不方便,于是科室成立了線上的種植學習俱樂部,將本地區和周邊地區的種植醫生通過網絡聚合在一起,每天在俱樂部內分享一些經典的種植文章、最新的臨床指導性文獻或臨床決策樹等。種植學習俱樂部的各位醫生臨床上遇到問題時就把問題發到群里,專家會進行及時的解答和指導。定期在俱樂部中進行病例討論,幫助基層種植醫生成長。(徐州衛生健康)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