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名醫訪談:(通訊員/姚萌)寶寶出生后,睡眠是很多家長遇到的一個大難題。睡覺不安穩、頻繁夜醒、抱著哄睡、奶睡、白天睡覺夜里哭鬧、一放就醒等問題經常困擾爸爸媽媽們。
睡眠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新生兒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今天,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主任醫師李薇為各位家長送上一份嬰兒睡眠指南,針對嬰兒的睡眠規律、睡眠時間和安撫入睡的方法進行講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嬰幼兒的睡眠時間
李薇主任介紹,未滿月的寶寶睡眠時間約16到18個小時,2月大的寶寶每天約16個小時,4月齡大的寶寶15個小時,9個月時約14小時,
1周歲左右在12到14小時之間。然而這些睡眠并不是連續的,新生兒的連續睡眠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2小時,也沒有什么晝夜規律。這種不斷轉醒的現象是由他們的生理特點決定的。
小月齡寶寶睡覺不安穩,怎么辦?
寶寶睡覺不安穩,可以試試裹襁褓。裹襁褓的優勢在于可以讓寶寶有安全感,寶寶會覺得是在媽媽肚子里,這樣就會睡的踏實些。注意,襁褓不可太緊,以手指為標準,并攏二到三根手指應當能夠較為輕松的插入襁褓和寶寶軀體之間最為合適。另外,不要固定孩子的臀部和綁腿,這不利于孩子的腿部和髖關節發育。
寶寶不易入睡、鬧覺,怎么辦?
寶寶每次睡前都要哭鬧,要怎么辦?
專家強調,一般對于嬰兒來說,過度的疲勞、缺覺的時候反而敏感度高,不太容易入睡,或者睡不太踏實。
嬰兒在入睡時經常很難安撫出現鬧覺的情況,入睡難度增加,即使最后累到最高點睡著,也是因為疲勞一下子入睡。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入眠方式,家長要讀懂寶寶要入睡的信號,這是是實現成功哄睡的一個關鍵。
常見的跟睡眠相關的肢體語言有打哈欠,但是如果一個哈欠,通常不代表什么。如果您看到寶寶打第三個哈欠以上了,那么差不多可以哄睡了,動作變得僵硬,變得安靜,對玩失去興趣,變得煩躁。家長們及時捕捉到寶寶們的這些肢體語言,及時哄睡,那么接下來的哄睡工作會十分輕松,寶寶睡眠狀態也會更好。
寶寶頻繁夜醒容易哭鬧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復雜,比如饑餓,濕疹,冷熱變化,白天玩的太瘋,翻身長牙,乃至蚊蟲叮咬等原因,都可能引發疫情。家長要找到原因,對著原因解決,才能徹底解決頻繁夜醒。
寶寶奶睡要糾正嗎?
李薇主任表示,奶睡嚴格意義上分兩種,吃奶睡和奶哄睡。吃奶睡是指有的寶寶只需要在入睡時吃奶,睡著之后可以睡的很好,而且不會頻繁醒來找奶吃奶。白天睡眠也很有規律,這種情況下,家長不一定調整,可以觀察,注意口腔衛生。奶哄指的是睡前寶寶并不餓,只是需要吃一下奶來哄著入睡,其實并沒有吃進去多少,這種情況需要干預。
寶寶的哪種睡姿更安全?
多家長發現,孩子的睡姿各種各樣,有俯睡,側睡,仰睡,那么究竟哪種睡姿更加安全?
“在所有睡姿中,最安全的就是仰睡,因為趴著睡會增加嬰兒猝死綜合征和窒息的風險,而側臥睡覺時,寶寶可能會自行翻身至俯睡的姿勢,所以不建議孩子趴著睡和側著睡。不滿一歲的孩子都建議仰臥睡覺,即使孩子已經學會了從仰臥翻身至俯臥。”
專家建議,家長也要鼓勵和引導孩子俯臥趴著,可以預防睡扁頭,促進孩子運動發育,但前提是要在孩子清醒時,并在家長看管下趴著玩。總之,俯臥留在清醒時做,睡覺時一定要仰著睡。
最后,李薇主任表示,嬰幼兒睡眠模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寶寶出生后通常需要好幾個月才能形成既定的晝夜作息。而且每個孩子的特點各不相同,每個寶寶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睡眠習慣和睡眠規律。總得來說,需要媽媽們學會觀察并長期堅持,幫助寶寶建立睡前程序、形成規律睡眠,堅持用寶寶熟悉的哄睡和安撫方式以及睡前程序,不要輕易改變。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