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科頻道:孩子會不會患泌尿科疾病,小兒泌尿外科一般會有什么樣的疾病?需要如何診斷和治療?
徐州兒童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朱孝宇就小兒泌尿外科常見病的治療,做了細致的介紹:
小兒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是男嬰常見的泌尿、生殖道畸形,發生率很高。患有此癥的孩子出生后就發現外生殖器與正常嬰兒不同:陰莖短小并向腹側彎曲;陰莖頭小而扁平,無包皮包裹,包皮堆積在陰莖背側;尿道開口不在陰莖頭部而在陰莖腹側不同部位,畸形嚴重的開口于會陰部。
徐州市兒童醫院秘尿外科對尿道下裂的治療已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該科主任朱孝宇介紹說,治療小兒尿道下裂,主要包括心理輔導和畸形矯治兩方面。
心理方面:一旦嬰兒出生后發現有這種畸形,醫務人員、保育人員都有為之保密的義務。生活上要按男孩子的裝束打扮。鼓勵孩子其他各方面努力發展,配合醫生治療,戰勝疾病。
畸形矯治:手術矯治為唯一的有效方法。應盡早手術矯治,以避免患兒將來心理損害及緩解患兒家庭壓力。矯治手術種類繁多,根據具體的病例與醫療條件選用不同的手術方法,大約可分兩類。
一是分期手術,第一期矯治陰莖下曲。二期手術在距第一期手術半年后進行,利用陰莖腹側包皮建造新尿道,使尿道開口于陰莖頭部。手術成功就能達到直立排尿,成年后有生育能力。
二是一次性手術:這是醫院采用的常規手術方法,一般情況下能施行一起手術者盡量一起手術。在一次手術中完成陰莖下彎矯正,并使尿道開口于陰莖頭的正常部位。
朱主任說:心理因素很關鍵,不讓孩子將來留下陰影。提倡孩子6歲之前即(上學前)就做好手術,使其能夠正常站立排尿。
小兒泌尿外科疾病之二:隱睪癥
談到新生兒泌尿系統疾病,朱主任說,隱睪癥也是常見病之一,新生兒占3%,近年來有上升趨勢。隱睪的常見并發癥有:(1)不育癥;(2)疝氣;(3)精索扭轉;(4)睪丸創傷;(5)惡性變;(6)精神創傷。
等待療法。正常情況下嬰兒出生時睪丸已下降入陰囊,但也有一部分嬰兒由于胚胎發育延遲的緣故,睪丸的下降時間可推遲到出生后3個月到1年。因此,如初生時嬰兒有隱睪,可不必急于采用藥物或手術方法試圖將隱睪復位,可耐心等待,期待隱睪自動下降。單純等待療法僅適用于1歲以內孩子。
激素治療。部分隱睪的患者是由于內分泌原因造成的。采用先使用LH-R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而后用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獲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手術治療。主要采用睪丸下降肉膜外固定術。術中發現睪丸明顯發育不良,萎縮變小或質地變軟等喪失功能情況,應將隱睪切除,以防日后發生惡變。
朱孝宇主任提醒道:隱睪癥影響生育和生殖健康,雙側隱睪癥60-80%不能生育。單側影響不大,但也會影響到男性生育能力。
小兒泌尿外科疾病之三:陰囊急癥
小兒陰囊急癥即不明原因情況下,無外傷史,一側或兩側陰囊疼痛(早期),見于學齡兒童,原因多為睪丸附件扭轉、睪丸炎、睪丸附睪炎、睪丸扭轉,6小時內可確定病變部位,24小時后因陰囊水腫及器官水炎癥水腫,無法辨別。早期睪丸附件扭轉可掛水消炎,睪丸扭轉超過10小時可失去生機壞死;
朱主任說,診斷明確或懷疑睪丸扭轉者應盡早手術探查;術中判斷睪丸已壞死者行睪丸切除,以避免可能發生的對側免疫性交感性損傷;若確診為睪丸附件扭轉行睪丸附件切除,術后患兒陰囊癥狀迅速消失,也可避免反應性附睪睪丸炎的發生。臨床不能排除睪丸扭轉者,建議行急診手術探查,以挽救可能扭轉的睪丸。
小兒泌尿外科疾病之四:膀胱輸尿管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