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個月以下的小嬰幼兒中,手足搐搦癥的發病率雖有逐年減少的趨勢,但在小兒科門診或急診還不時可以遇到。一旦自己的小寶寶突然抽風,家長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同時卻要冷靜下來,在作緊急處理的同時,注意觀察并進行分析,以向醫生提供可靠的情況及線索。
那么,嬰兒手足搐搦癥應和哪些疾病相區別呢?
首先應與無熱性抽風相鑒別:如新生兒產傷、先天性腦發育畸形、先天性腦積水和黃疸等。這些病引起的抽風多反復發作,可發生在各年齡組并伴有智力落后、意識和運動功能障礙。還應加以鑒別的就是癲癇,但癲癇多發生于學齡兒童。嬰兒痙攣癥為癲癇的一種類型,多在2歲之內發病,抽風時的樣子與嬰兒手足搐搦癥完全不同,發作時呈點頭及上肢向前環抱的特殊姿態,還多伴有智力落后或腦性癱瘓的表現。
其次,如果抽風同時伴有高燒,因為是小嬰兒就應與以下疾病相區別:
1、高熱驚厥:是嬰幼兒時期引起驚厥最常見的原因,多發生在6個月至3歲。但抽風往往在突然高熱達39-40度時出現,一般極少發作2次以上。這種驚厥多因急性感染,特別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因而常有相應的癥狀存在。
2、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引起的驚厥:可見于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等。一般多有數日高熱的病史,并伴有煩躁、嗜睡、嘔吐、說胡話,甚至昏迷等嚴重癥狀。
3、其他急性嚴重感染時的驚厥:如中毒型痢疾、敗血癥及重癥肺炎等。此時的抽風除有高熱的因素外,因中毒性腦病、腦部血液循環障礙所造成的腦細胞缺氧、水腫也是導致抽風的原因。顯而易見,這種抽風都具有原發疾病的相關癥狀。
作為家長,遇有嬰幼兒抽風時,只要知道有可能是嬰兒手足搐搦癥,并對應鑒別的疾病有所了解也就足夠了。明確診斷及進一步治療當然是醫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