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童醫院/小兒泌尿科:兒童遺尿癥俗稱尿床,通常指小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歲時僅20%有遺尿,10歲時5%有遺尿,有少數患者遺尿癥狀持續到成年期。沒有明顯尿路或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者稱為原發性遺尿,約占70%——80%,繼發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經原性膀胱(神經病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疾患者稱為繼發性遺尿,患兒除夜間尿床外,日間常有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尿流細等癥狀。
雖然說遺尿很多小孩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家長們也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幫助孩子們擺脫這種不良的行為習慣。
1.設置日程表
從治療第一天起,要求家長為患兒設置日程表,以便每天進行記錄(可使用日歷)。當尿床時,努力尋找可能導致尿床的因素,并記錄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時睡眠,睡前過于興奮,白天過于激動,傍晚液體攝入量太多等。當患兒無尿床時,便把一顆星畫在日程表上,并予口頭表揚或物質獎勵。每周與醫師會晤一次。
2.建立條件反射
從治療開始起,要求家長每天在患兒夜晚經常發生尿床的時間前,提前半至1小時用鬧鐘將患兒及時喚醒,起床排尿,使喚醒患兒的鈴聲與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時呈現,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條件反射建立,患兒就能夠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喚醒達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要鼓勵患兒自己去而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兒在比較清醒的情況下把尿排泄干凈。
3.膀胱功能鍛煉
督促患兒白天多飲水,盡量延長兩次排尿的間隔時間,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漸增大,鼓勵患兒在排尿中間,中斷排尿,數1至10,然后再把尿排盡,以提高膀胱括約肌的控制能力。
迄今,雖然尚無足夠證據說明,遺尿與兒童的性格之間有明確的關系。但是,遺尿的兒童大多數具有膽小、被動、過于敏感和易于興奮的性格特點。此外,遺尿患兒可由于遺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讓別人知道,因此不喜歡與其他孩子多接觸,亦不愿參加集體活動,而逐漸形成羞怯、自卑、孤獨、內向的性格。
推薦專家:徐州市兒童醫院 泌尿外科專家 馮東川
徐州兒科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