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徐州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專家介紹,自該院2006年成立內分泌科以來,共接診了1000余名患有矮小癥的小病人,該院對300余名患有矮小癥的兒童跟蹤調查發現,50%的矮小患兒醫家長對孩子生長認識存在誤區。主要表現為三大誤區:每天給孩子保證充足的營養,長不高也沒辦法,沒想到去找醫生治療;父母個子都不高,孩子長不高也很正常,治療不治療結果都是一樣;一些家長面對孩子矮小,總抱著“孩子晚長”的想法,一拖再拖,到青春期以后才想到治療,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據介紹,引起矮小的原因除家族遺傳外,多由疾病所致。其中多為內分泌疾病引發矮小癥,此外還有不少患兒單一生長激素缺乏,多數在1歲后呈現生長緩慢,主要表現為勻稱性矮小,面容幼稚而智力正常,常伴發性腺發育不良,多數有青春發育期延遲。
專家建議,治療孩子身材矮小,要把握最佳時機,如果等到其骨骺完全閉合后,任何藥物都很難使孩子長高了。醫學研究表明,孩子年齡越小,其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和分化越活躍,生長的潛力及空間越大,對治療的反應越敏感,療效越好。劉毓認為,孩子在4歲-10歲(骨骺未閉合時)是治療矮小的最佳時機,其中春夏季節最為突出,每天22時至2時是最佳“黃金時間”。
專家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生長緩慢,應該及時就診。專家認為,促進孩子長高的要素還有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和預防疾病,這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缺一不可,也是每位家長要配合醫生做好的“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