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保健頻道:11月22日,微博ID“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的張先生發文《南航CZ6101——生死間,一個記者有話想對你們說》講述自己兩周前在飛機上突發腸梗阻的生死經歷。飛機延遲開門、救治中先后輾轉三家醫院等事件都嚴重耽擱了疾病的治療,最終張先生在北大人民醫院手術切除80厘米壞死小腸,保得一命。
腸梗阻有多種類型,根據病因可分為機械性腸梗阻、動力性腸梗阻和血運性腸梗阻,根據有無血運障礙可分為單純性腸梗阻和絞窄性腸梗阻,根據發展速度則可分為急性腸梗阻和慢性腸梗阻。
對于張先生在飛機上突發的急性腸梗阻,腸管的主要表現為擴張和積氣、積液。腸管擴張導致腸壁變薄,腸內的壓力上升,引起腹痛和腸壁血液循環障礙,不及時處理則易壞死穿孔;腸梗阻將腸管分為了兩部分,梗阻以上的腸管明顯有積氣、積液,其下的部分則空虛或僅有少量糞便。
腸管的病理變化若不及時糾正,必然帶來全身的代謝問題。
1.體液丟失。腸梗阻后體液淤積在腸道而不能吸收,加上病人無法進水、進食,易引起體液丟失和酸堿平衡的紊亂。
2.代謝性酸中毒。腸管內的細菌大量繁殖,細菌及其代謝毒素部分滲入到腹腔和血液中,易引發腹膜炎和毒血癥。張先生就是因此進入半昏迷和無意識狀態。
3.休克。體液、電解質的紊亂,酸堿失衡,酸中毒等一系列病理現象最終都會導致休克。
對于腸梗阻,一般需做腹平片(立位)檢查和B超檢查,通過積氣、積液的情況進行判斷,并根據血液檢查的各項指標合理補液。
張先生在飛機上出現腹痛、虛汗、口干舌燥的現象,此時已經處在體液、電解質紊亂的階段。而前往首都機場醫院時,腹腔已經出現積液,則提示腸道穿孔,已經有壞死跡象,需要馬上手術。
不管是何種腸梗阻,都要及時就醫,解除梗阻。在此期間,病人應靜臥,忌飲食飲水。張先生在下飛機和上救護車時因無人幫助,只得自己完成,這對病情是極為不利的。若能及早趕到醫院并得到治療,也許能少切除一些腸管甚至實施非手術治療。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