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地鐵、馬路上,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打電話,年輕人耳機不離身的現象越來越普遍。K歌、泡吧、聽演唱會,勁爆的音樂夾著轟隆隆的節奏震撼著人們的耳膜。然而,當你摘掉耳機、處于一個本該安靜的環境,雙耳是否仍舊有“嗡嗡”的響聲在回蕩?這就是“耳鳴”。
耳鳴不是一種疾病,卻是與很多疾病相關的常見癥狀。耳鳴發生的原因多種多樣,與環境、心理、疾病等各種因素都有關系。看起來不足為慮的耳鳴,襲來時卻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小的困擾。武警部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所董玉禮教授指出,耳鳴通常情況下都是短暫性的,只要在生活中改正不良習慣,找準病因,“去除病灶,通風引流”,便可克服。
年輕人耳鳴主要與五大因素相關
“在60、70年代,門診中很少遇到有耳鳴癥狀的年輕人,而現在卻越來越多了,我剛剛看的三個病人中就有兩個來就診耳鳴。”
董玉禮教授表示,隨著現代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往65歲左右的老年人常有耳鳴癥狀,現在連十幾歲的年輕人也開始出現。究其原因,主要與五大因素相關:
1.其他疾病的影響。社會的高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各種改變,同時也讓人們面臨更多的挑戰。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染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也有很多是頸椎病患者,這些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耳鳴癥狀。
2.環境的影響。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展,給環境帶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噪音污染在各大城市隨處可見。長期處于嘈雜環境中,容易造成人的聽力損傷,出現耳鳴癥狀。
3.心理因素的影響。現代人生活、工作、學習各方面都競爭激烈,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當人情緒抑郁、焦慮不安時,也可出現耳鳴。
4.不良習慣的影響。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隔三差五與親友相約泡吧、有事兒沒事兒K個歌,通宵看電視玩電腦……這些現象在現代年輕人中非常普遍,熬夜、咖啡當水喝也是眾多年輕人的生活常態,這些不良習慣都有可能成為耳鳴的誘因。
5.病毒感染。最普遍、典型的就是感冒病毒引起的耳鳴,這種耳鳴通常會隨著感冒的治愈而隨之消失。
董教授指出,年輕人耳鳴通常是突發性的,而老年人出現耳鳴主要是由于退行性改變。
耳鳴治療需找準病因,對因治療
董玉禮教授指出,耳鳴雖然常見,但極易被人們忽視,不少疾病都是隱藏在耳鳴背后的。除了耳部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頸椎病等都會有耳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耳鳴是鼻咽癌的第二大癥狀。”董教授強調,出現耳鳴癥狀一定要密切關注身體狀況,如有異樣就應該及時就醫檢查診斷。
針對有人說耳鳴是無法治愈的這種說法,董教授表示,雖然導致耳鳴的原因有時候比較復雜,但只要找準病因,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療的。
“‘去除病灶,通風引流’”是治療耳鳴的最基本原則。”董教授說,只要找準病因,也就能針對性地來治療耳鳴了。比如由頸椎病和感冒引起的耳鳴,只要治好頸椎病和感冒,耳鳴一般也就消失了。
對于年輕人而言,要防治耳鳴,最關鍵的就是要改正不良習慣。“現在的年輕人特別喜歡戴著耳機聽音樂,這對耳朵的傷害特別大。”董教授指出,有兩種噪聲會嚴重損害內耳中異常敏感的毛細胞和聽覺神經,引起永久性的聽力損害:第一種是高聲的脈沖噪音,比如爆炸聲;第二種是高聲的連續噪音,比如每天早上6點從窗外傳來刺耳的道路施工聲音。對人鼓膜威脅最大的就是戴著耳機聽音樂,它們發出的聲音可以超過100分貝,而且很多人一旦戴上耳機往往一聽就是幾個小時,更是后患無窮。
另外,董教授還建議大家,要想遠離耳鳴困擾,還應做到以下幾點:合理飲食,多吃清淡食物;注意休息,少熬夜,避免過度疲勞;學會排解壓力,保持愉快的心情;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少戴耳機玩電腦手機;少去音響聲音大的娛樂場所等。
關注愛耳日:年輕人耳鳴的5個主要原因
閱讀下一篇
“星星”大結局激吻引熱議 親吻時最好雙方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