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2月23日,在全國愛耳日前夕,北京兒童醫院專家針對未被及時發現的聽力障礙兒童提出建議,保護孩子聽力,應該從出生開始。
2歲的毛毛(化名)近日因為語言發育異常隨家長到北京兒童醫院就診,醫生一個用手擋住嘴來提問的小動作,發現了問題的根源,原來毛毛存在聽力障礙,卻因為小家伙學會了“唇讀”而遲遲未被發現。在北京兒童醫院耳科門診,像毛毛這樣因為各種原因未被及時發現的聽力障礙兒童還有很多。
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張杰介紹,目前,新生兒聽力篩查已在我國多地開展。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只要篩查過關了,就可高枕無憂。實際上,新生兒聽力篩查能測出孩子當時是否有聽力異常的可能,卻不能給出孩子是否屬于耳聾高危人群的提示。而且,感染、藥物中毒、環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等都可能在后天造成孩子聽力障礙。張杰稱,0~7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此時聽力損失不僅會造成言語發育遲緩或聾啞,還會影響兒童智力發展,造成情感、心理和社會交往等方面的問題,對于聽力問題的預防和治療,關鍵在于早。
專家說,3個月嬰兒就會對強聲音有反應,半歲前能分辨出媽媽的聲音,9個月時能主動向聲源處轉臉,不晚于1周歲會有言語意識。平時在家測試孩子聽力時,一定要避開除聽覺之外的其他感覺(如視覺、觸覺等)。一旦懷疑異常,應盡早到醫院做聽覺功能檢查,爭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
閱讀下一篇
國藥監總局提醒關注含羥乙基淀粉類藥品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