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表現,出現膽紅素升高,表現為皮膚和鞏膜黃染,一般生理性黃疸多在5-7天消退。如果寶寶三、四周之后黃疸還不消退,就要考慮病理性黃疸了,其中梗阻性黃疸更需要及早手術治療。一起來關注。
因為新生兒梗阻性黃疸,出生一個半月的軍軍(化名)3天前在徐州市兒童醫院接受了手術治療。


徐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 主任醫師 馬同勝:這個孩子出生以后就有黃疸,但是家長一直認為孩子都有一個黃疸過程,就沒有重視,一直到孩子滿月之后,黃疸消退還是不太好,而且大便的顏色越來越白。
大便顏色白,為何要考慮梗阻性黃疸呢?徐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 主任醫師 馬同勝:食物進入胃以后再進入腸道,會和膽汁混合,而我們知道膽汁是綠色的或者黃色的,它和食物充分混合以后會使大便顏色變成黃色的或綠色的,所以,如果膽汁比較少或者沒有膽汁排到腸道里面,僅有食物,大便的顏色會變成白色的或者是淺黃色的。軍軍(化名)是不是梗阻性黃疸,要借助相關檢查才能確定,肝功能檢查就是其中一項。


徐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 主任醫師 馬同勝:我們進一步給他做了一個肝功能檢查,梗阻性黃疸的肝功能特點就是以直接膽紅素升高,而生理性黃疸是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我們通過查一個肝功能,這個孩子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而且大便的顏色是白色的,再結合孩子年齡特點,所以我們考慮他是梗阻性黃疸,而且梗阻性黃疸的原因首先考慮膽道閉鎖的可能性比較大。借助超聲檢查,醫生更是確定了梗阻病灶所在。
徐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 主任醫師 馬同勝:腹部彩超發現這個孩子膽囊發育不好,那么,為什么孩子膽囊發育不好呢,通常我們肝臟分泌的膽汁在沒有進食的情況下,它是首先通過膽道進入膽囊,在膽囊里面進行濃縮,然后進食的時候膽囊收縮,把膽汁排到腸道,有助于食物消化,而這種孩子是由于肝內膽汁排不出來,所以他膽囊發育是不好的,所以B超發現這孩子膽囊發育是不良的,而且膽管在超聲上顯示不清楚。
馬同勝主任介紹說,新生兒由于毛細血管比較豐富,當血中膽紅素超過一定指標時,就可以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引起梗阻性黃疸最常見的外科原因包括膽道閉鎖、 膽總管囊腫,黃疸嚴重的可引起膽紅素腦病,造成永久性的神經系統損害,甚至會引發死亡,需要及早手術,軍軍(化名)先天膽道閉鎖,就需要手術治療。

徐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 主任醫師 馬同勝:手術需要把肝外不通的膽道全部切除掉,然后需要裁取一段腸道代替肝外膽道,我們把它稱為肝門空腸 ROUX-Y吻合術,這個手術難度還是要求比較高的,首先因為這個孩子年齡段比較小, 一般都是在60天以內,其次他的膽道發育是不好的,所以他的肝門部解剖是不清楚的,在解剖這個地方時可能會出現大出血,還有解剖不夠徹底的情況。
術后,軍軍(化名)恢復良好,皮膚、鞏膜黃染情況大為改善。
徐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 主任醫師 馬同勝:孩子現在已經手術10天了,現在大便解的是墨綠色大便,已經開始吃奶了,現在情況還是不錯的。
馬同勝主任還提醒,新生兒出生以后都會經歷一個黃疸期,絕大多數孩子會在兩周應該消退掉,超過時間久久不退就要考慮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的寶寶需要及時治療,照藍光、 用一些藥物,有梗阻的需要及時手術,家長可以觀察寶寶大便情況,準確判斷是否是病理性黃疸。


徐州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 主任醫師 馬同勝:現在網絡比較發達,大家可以到網上搜尋一下,找一下大便比色卡,通過對照,綠色的,黃色的,淺黃色的,米黃色的,白色的,大便分為7類,如果這個孩子達到4類以上了,那么要考慮孩子存在梗阻性黃疸的可能性。(圖文 | 新生兒外科)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