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前些日子,安徽2歲萌娃樂樂(化名)突然雙眼出現浮腫,到當地醫院檢查眼睛沒發現問題。過了幾天,雙腿也出現水腫,并伴有食欲不佳、嗜睡等癥狀。這時家人覺得問題嚴重,迅速將孩子帶到徐州市兒童醫院。腎內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楊煥丹接診后立即安排住院,并做相關檢查,尿常規發現尿蛋白明顯增加,24小時尿蛋白超過正常值數十倍,血漿白蛋白顯著降低,B超提示腹腔有大量積液。確診為:原發性腎病綜合征。
樂樂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兩周后水腫慢慢消退,腹腔積液逐漸消失,一個月后身體各項指標轉為正常,樂樂治愈出院了。但是,家人應心有不解:2歲小孩兒怎么能得腎病呢?
常見癥狀為眼瞼水腫漸及四肢 3-5歲兒童高發
其實,腎病綜合征不是大人的“專利”,兒童患者常見。楊煥丹主任介紹,腎病綜合征是一組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漿內大量蛋白質從尿中丟失的臨床綜合征。此病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先天性,以3-5歲的兒童高發。最基本的特點是“三高一低”癥狀,即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高脂血癥、低蛋白血癥。最為常見癥狀為水腫,眼瞼、顏面、漸及四肢全身。
楊煥丹主任特別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眼瞼或者四肢出現不明原因水腫、食欲減退,排尿異常(如排尿量減少、泡沫尿、尿色異常等)等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采用激素治療為主 日常飲食低鹽、低蛋白、低嘌呤
對于原發性腎病綜合征,主要是采用激素治療為主。對于腎病兒童而言,使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同時根據病情慢慢減少激素的使用,直到停用。對于產生激素耐藥性的患兒,楊煥丹主任表示,臨床上,也有患兒病情頻繁復發,激素控制效果不佳,這時可根據情況選擇免疫抑制劑,或者做腎穿刺活檢及基因等相關檢查。腎臟穿刺活檢可以明確腎病的病例類型和疾病的輕重程度,以調整治療方案。
對于日常飲食和護理,楊煥丹主任建議做好以下幾件事:對于伴有高血壓、嚴重水腫的患兒需臥床休息,需低鹽、低蛋白、低嘌呤
飲食,限制水分的攝入,病情緩解后方可給予優質高蛋白食物。對水腫嚴重的寶寶,注意保護好皮膚,防止皮膚破潰造成感染。遵醫囑按時服藥,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果患兒服用降壓藥,注意監測血壓的變化,定期門診隨訪。(通訊員 周瑜)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