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一年前,陳女士(化名)查出懷孕八周。初為人母,本是人生一大喜事,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中。然而,陳女士在當地醫院檢查時,現實卻給了她迎頭一擊——宮頸口長有子宮肌瘤,瘤子有8cm大,到多家醫院咨詢,說法不一,一時間,這個孩子的去留變成陳女士一家最苦惱的事情。徐礦總醫院婦產科專家說,子宮肌瘤是育齡期婦女的常見病,如不進行正規治療,會有健康風險。
“準媽媽”之路一波三折
28歲的陳女士結婚后和丈夫一直在常熟打工,因為工作繁忙,兩人對生孩子這件事也沒太上心。去年,陳女士得知自己懷孕了。孩子來得太突然,陳女士什么準備都沒有,更別說產前體檢了。但是畢竟年紀也不小了,還是初次做媽媽,兩人高興地立馬通知各家親戚。
帶著好消息,兩個人回了安徽老家。家里人帶著陳女士到當地醫院做常規產檢,結果卻查出陳女士患有子宮肌瘤。根據B超顯示,陳女士宮體和宮頸之間長了一個肌瘤,有8cm左右,從影像上看,子宮是“坐在”這個瘸子上的,對于如何處理這個肌瘤,醫生給出了兩種建議——要么是帶瘤懷孕;要么現在打掉孩子,取出肌瘤。
據了解,如果陳女士選擇帶瘤懷孕的話,肌瘤有可能會變性,發生紅色樣變,導致惡心、嘔吐、發燒等癥狀,生產時可能會大出血,對孕婦是比較危險的。然而,如果想此時取出瘤子,就要先打掉孩子,手術對子宮傷害很大,術后兩年才可以懷孕,甚至還有不孕的風險。
“我這好不容易做了媽媽,怎么又攤上這樣的事情呢?”聽聞此消息,陳女士的心情跌入谷底,為了尋找更好的處理方法,接下來的日子里,陳女士跑了多家醫院咨詢。然而,大家給出的結果都大同小異。
最后,在朋友的推薦下,陳女士來到徐礦總醫院找到了婦產科王新梅主任。“醫生,我想順利把孩子生下來,您幫幫我吧!”考慮到陳女士的情況,王新梅告訴她,想要保證大人和孩子的安全,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首先要控制孩子的體重,胎兒體重過重,會造成宮腔壓力大,導致流產、早產,孕婦大出血的幾率增加,另外就是多控制飲食,多合理運動,勤增加產檢次數。”
決定繼續妊娠的陳女士回到常熟繼續工作,一直到懷孕第36周,王新梅主任才又見到她。陳女士的肚子比普通的孕婦大很多,像懷了雙胞胎。“用手摸陳女士的肚子,除了能摸到胎兒以外,下面還能摸到圓球狀的肌瘤。”王新梅說,陳女士這次來產檢時,她體內的腫瘤已經生長到lOcm了,“但是她將胎兒重量控制得很好,胎兒發育正常。”
剖宮產加剔除腫瘤出血量僅200ml
陳女士決定在徐礦總醫院生產。懷孕第37周時,陳女士住進徐礦總醫院。住進醫院沒幾天,出現腹痛的癥狀。王新梅擔心陳女士體內的腫瘤發生變性或者子宮收縮臨產,和家屬商討后,決定為陳女士安排剖宮手術。
新的選擇又來了,剖宮產時是不是拿掉肌瘤,術中會不會大出血?這些都是未知數。手術前,王新梅主任和郝曉園主任討論后,制定了幾個方案。同時把手術中用的藥、血液備好,還制定了幾個應急方案。
手術當天,為了以防萬一,醫護人員、搶救物品準備齊全。腫塊的根部位于切口處,這既幸運又危險。幸運的是,胎兒位于官腔內,所以腫塊帶來的影響不大;危險的是,腫塊周圍都是怒張的子宮血管,手術操作需要十分小心謹慎。為了減少大出血的風險,醫護人員在手術中發現血管就及時扎住,最終取出一男嬰,發育好,體重3200g,經過幾個小時的手術,陳女士體內成功取出一個10cm的腫瘤,重達2斤。接著取出胎兒后,醫生立即使用縮宮術,使子宮回到正常狀態。整場手術下來,陳女士出血量僅僅200ml,相較于其他患者,出血量十分少。
手術進行十分順利,陳女士和孩子都很健康,目前陳女士已成功出院。婦產科王新梅主任提醒女性朋友,如果查出體內有腫塊,要盡早到醫院接受正規檢查。“特別是準備要
孩子的準媽媽,懷孕前要及時做健康體檢,以免懷上了孩子才發現問題,進退兩難,懷孕后要定期產檢,及時跟進自己和胎兒的健康情況,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發現子宮肌瘤患者可根據情況選擇分娩方式
據了解,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發生率約為0.3%-2.6%。近年來,隨著晚婚、高齡產婦的增多,孕期B超檢查的廣泛開展,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王新梅介紹,對于中、小肌瘤,如果不影響產程、不阻塞產道的患者,可以進行陰道分娩,但是要經過B超的檢查再決定分娩方式。
“子宮肌瘤患者如果處在妊娠期,妊娠后體內的激素變化,將刺激子宮肌瘤,使腫瘤在孕期體積增加,易于發生肌瘤變性,并且增加胎兒胎位異常、畸形、早產。”王新梅說,由于肌瘤使子宮收縮功能異常而引發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產后出血等風險的存在,使剖宮產率增加了不少。
王新梅說,有人認為剖宮產手術中同時做腫瘤剔除術是對產婦比較有利的選擇。“剖宮產手術中同時剔除腫瘤,可以及時終止腫瘤繼續發展,避免變性以及持續發展而導致子宮切除的可能,分娩后的遺留腫瘤會影響子宮收縮、恢復,尤其是黏膜下肌瘤產后出血量增多,使惡露時間延長,增加產褥期感染幾率,及時切除腫瘤可以避免產婦出現額外癥狀,避免其二次手術的痛苦和經濟損失;但是妊娠時,子宮血流豐富,術中出血較多,一定要根據肌瘤的部位和術中的經驗而定,否則很容易導致術中大出血,甚至器官(子宮)的丟失。
“子宮肌瘤的高發人群是生育年齡女性,即30歲-50歲,而有關子宮肌瘤的病因,主要是與女性激素密切相關的。”王新梅說,雌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長的主耍因素,絕經后肌瘤停止生長,逐漸萎縮甚至消失。一般情況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是沒有癥狀的,當肌瘸發生變性、肌瘤蒂扭轉等情況時,臨床有明顯癥狀產生。
另外,子宮肌瘤可以在B超、產科檢查中發現。所以建議,孕產婦要加強對產檢的重視,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診并加大隨訪頻次。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