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4日晚上,徐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名73歲的老人拿出腳盆泡腳。他坐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泡腳,直到腳被泡得通紅才作罷。第二天一早,他發現自己的雙腳上密密麻麻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水泡,趕緊去了醫院治療。
5日上午,記者在仁慈醫院見到了這名老人。老人姓陳,今年73歲。他說最近總是覺得腳部異常冰冷,于是在睡覺前想到了泡腳。“在泡腳時,腳盆里還放了些中藥。泡腳過程中,感覺盆里的水涼了,便朝盆里加熱水,雙腳被燙得通紅。”老陳說,直到他感覺足部的寒氣散去了,才結束了此次泡腳。
可是第二天起床后,老人發現腳上密密麻麻布滿了水泡,有的已經破裂,流出了淡黃色的液體。他被嚇了一大跳,急忙前往附近的仁慈醫院。
為老人治療的燙傷科醫生楊帆說,陳老先生有七八年的糖尿病史,他這個情況應該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足。糖尿病會導致下肢血管狹窄或完全閉塞,致使局部血液供應不足,這是老人經常感覺足部異常冰冷的原因。陳老先因為足部嚴重麻木,觸感降低,所以在泡腳時候沒有明顯感覺,這是導致陳先生被燙傷的原因。
楊醫生還說,陳先生用的是中藥泡腳,對傷口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現已為其進行了清創手術。
醫生提醒:泡腳并非人人都適合 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
楊醫生說,市民泡腳之所以會泡出問題,與泡腳的時間、水溫有關。一些心腦血管患者泡腳水過燙,可能會使血管受到強烈刺激。如果水溫太高,雙腳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其實,泡腳并非人人都適合,例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和小孩都不適宜泡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為神經系統病變,對水溫感知遲鈍,常常導致燙傷。
記者還了解到,對于有基礎血管疾病的人,比如靜脈曲張、血栓患者和足癬等皮膚病患者來說,泡腳還是有一定健康風險的,泡腳時間較長、溫度過高,會因局部血管擴張,造成全身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
楊醫生認為,泡腳的功效并不是很大,主要是溫感上的舒適度。通過熱度的傳播,讓人覺得不再寒冷,但是這種熱度持續的時間并不長。
醫生提醒市民,首先要確保泡腳水既不能過燙也不能過涼,以40攝氏度左右為宜。其次,泡腳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循環和心率加快,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此外,由于血液涌向下肢,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而頭暈,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要格外注意。另外,最好不要在飯后1小時內泡腳,飯后過早泡腳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