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科醫院/婦科專題:自2003年底一次流產后,我每次月經來潮都疼痛難忍,還伴腰酸。吃過止痛藥,也看過一些醫生,效果都不理想。今年我得到一個小偏方,益母草和艾葉煎水喝。剛開始我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疼痛減輕了,后來我每次月經來潮時都去買益母草100克、艾葉50克煎水喝,連續3次后,我的痛經就完全消除了。(江蘇張家港 吳菊娣)
徐州保健院婦科專家宋紅娟點評:中醫學通常把痛經分為氣滯血淤、寒凝血淤、濕熱淤阻、氣血虛弱、肝腎虧虛五型,對于寒凝血淤型痛經服用吳讀者推薦的偏方確有其效。方中益母草有活血調經、祛淤止痛作用,艾葉有溫經散寒作用,兩者配伍,既簡單經濟又有效。若痛經以冷痛為主,熱敷能緩解,四肢冷,舌質淡,苔白,則可試用。但艾葉所含側柏酮為神經興奮劑,有毒,大量服用會引起癲癇樣驚厥。不知吳讀者用的是鮮藥還是干品,若為干品,則此方藥物用量過大,不能作為一天量服用,建議一天用量為:益母草30克,艾葉10克。
痛經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原發性痛經又稱功能性痛經,是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繼發性痛經是指由于盆腔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或宮頸狹窄等。人流術后出現痛經,同時伴月經量減少,最常見的原因是宮頸粘連所致,應到醫院行宮頸擴張分離粘連,使經血流通,痛經即可痊愈。因此,人流術后痛經,首先應到醫院檢查,找到原因后再進行治療。
閱讀下一篇
月經周期的奧秘